事件: 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薄迦丘逝世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薄迦丘逝世
事件經過:
薄伽丘的作品《菲婭美達的哀歌》中的兩幀插圖
1348年,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流行着一種惡性瘟疫——黑死病,為了逃避瘟疫,3名男青年和7名女青年在聖麗婭·諾維拉教堂相遇,他們結伴逃到鄉村的一所別墅避難。在這裏,他們除了玩賞風景,歡宴歌舞,為了消磨時間,約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10天共講了100個故事。這100個故事,就是世界文學名著《十日談》的全部內容。它的作者叫薄迦丘,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
薄迦丘是一個佛羅倫薩的商人和法國女人的私生子,1313年生於巴黎,從小失去母親。父親續娶後,他被接回佛羅倫薩,在嚴父和後母的冷酷家庭中度過了童年。他自幼立志作詩,被小夥伴們稱呼為“詩人”。1328年,父親強送他去學經商,6年時間他白白浪費了。後來,父親又把他送到那不勒斯學法律,但他對宗教法和對經商一樣毫無興趣。他說:“我又白費了6年左右的光陰。我討厭極了這功課。先生的教導,父親的命令,乃至朋友們的規勸,都不能使我安心嚮學,因為我好詩是剋製不了的。”
儘管如此,那不勒斯這段生活,畢竟對薄迦丘留下深刻的影響。當時,那不勒斯宮廷比較開明,在國王周圍聚集着一批著名的學者,薄迦丘有機會進入宮廷,接觸到宮廷和貴族騎士的生活,接觸到人文主義者,讀到很多古羅馬的文學著作,擴大了文化方面的見識。在這裏,他還愛上了那不勒斯王的私生女兒瑪麗亞。這一段浪漫生活,在他的創作中留下痕跡。他為瑪麗亞寫的詩文中,將瑪麗亞化名為“菲亞美達”。
薄迦丘一生著作很多,著名的有:《亞洛柯洛》、《苔塞伊達》、《愛情的幻影》、《菲亞美達》、《但丁傳》等。影響最大的是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作者通過那100個故事,嘲笑了教會的腐敗無能,僧侶的姦詐虛偽,反對禁欲主義,歌頌愛情,倡導社會平等和男女平等。其缺陷是往往過分地渲染性欲和庸俗的趣味,産生一定的消極作用。但是,它不失為一部名著,對西歐文學産生過巨大影響。
薄迦丘1375年12月21日病逝。
意大利作傢薄伽丘
薄伽丘的作品《十日談》中譯本封面
此圖是根據《十日談》中的一個故事繪製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