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牛頓誕辰

國度: 中國  

朝政: 明代

國君紀年: 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五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642年   十二月25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在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裏,竪立着一座墓碑,碑文用拉丁文寫成的。碑文的最末一句是這樣寫的:“讓人類歡呼曾經存在過這樣偉大的一位人類之光。”——這是英國政府對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的贊頌。
  1642年12月25日,依撒剋·牛頓出生於英國林肯郡的一個農民家庭裏。他出生前兩個月,父親去世;他2歲時,母親改嫁。此後,他由外祖母撫養。童年時代的牛頓,性情孤僻,愛好思索,特別喜歡製作各種機械玩具。有一次,他製作一架小水車,拿到溪邊試驗,居然靈巧地轉動起來。有個同學故意把他砸壞,牛頓平時很溫和,這一次他再也忍耐不住,衝上去把那個同學教訓了一頓。12歲那年,牛頓到市鎮上讀中學。沒多久,母親因後夫去世又回來了,還帶來3個孩子。母親叫牛頓輟學回傢幫助做農活。牛頓一邊放牧耕種,一邊抓緊時間學習和思考問題。因為專心緻志地讀書,結果讓牛迷了路;為了測量風力在暴風雨中跑來跑去,弄得渾身濕透。母親擔心他出事,又叫他去繼續上學。
  1661年,牛頓考進劍橋大學。在這裏,他遇上當時“歐洲最優秀的學者”巴羅教授。巴羅以研究數學、天文學和希臘文著稱於世。他發現牛頓是株好苗子,便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專長給牛頓。1665年,牛頓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留在劍橋研究室,1668年獲得碩士學位。次年,巴羅教授為了讓牛頓這株好苗盡早地破土成長,便以年邁為由,辭去數學教授的職務,竭力推薦年僅27歲的牛頓繼任自己的職務。從此,牛頓的鑽研精神是驚人的,真正進入如醉如癡的境界。有一次,他一邊讀書,一邊煮雞蛋,揭鍋時發現煮的竟是懷錶。還有一次,他請一個朋友來吃飯,自己卻在內室做實驗,朋友見他不出來,就把自己的那份雞吃掉。後來牛頓出來見到餐桌上的雞骨,竟自言自語地說:“我以為自己沒吃飯呢,原來已經吃啦!”
  牛頓作為一個科學家和近代科學的力學奠基人,他在科學的很多領域裏都取得巨人的成就,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問世,標志着人類科學時代的開始。但是,他非常謙虛,保持着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他在臨終遺言中說:“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對我怎樣評價。我卻這樣認為,我好象是在海濱上玩耍的孩子,時而拾到幾塊瑩潔的石子,時而拾到幾片美麗的貝殼並為之歡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展現在面前。”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