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武昌起義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愛新覺羅溥儀宣統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911年十月10日

終結時間: 1911年  

地點: 武昌

事件經過:

  辛亥武昌起義是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决定把目標轉嚮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農歷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嚮滅亡。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由於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群衆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強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1908年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佈的內閣名單中滿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漢族有四名。被人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對此大失所望,有少數人參加了革命黨。為取得外國的支持,以維護其統治,清廷將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辦鐵路收為國有,然後再賣給外國,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運動——保路運動。
  
  導火事件
  保路運動亦稱“鐵路風潮”。1911年(宣統三年)5月,清政府以鐵路國有之名,將已歸民間所有的川漢、粵漢鐵路築路權收歸“國有”,馬上又出賣給英、法、德、美4 國銀行團,激起湘、鄂、粵、川等省人民的強烈反對,掀起了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推舉立憲黨人蒲殿俊、羅綸為正副會長,以“破約保路”為宗旨,參加者數以10萬計。清政府下令鎮壓。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逮捕羅綸、蒲殿俊等保路同志會代表,槍殺數百請願群衆。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處保路同志會。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憤怒,將各處電綫搗毀,沿途設卡,斷絶官府來往文書。並在同盟會竜鳴劍、王天傑等人組織下,掀起武裝暴動,把保路運動推嚮高潮,成為武昌起義的先聲。
  
  前期準備
  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革命團體在湖北新軍中開展革命宣傳工作,在新軍中發展革命力量,積極準備起義。1911年初,兩團體領袖見秘談,準備起義,文學社社長蔣翊武為革命軍臨時總司令,共進會孫武為參謀長,以文學社的機關為臨時總司令部。
  
  起義經過
  清廷為撲滅四川的人民起義,派出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致使清軍在湖北防禦力量減弱,革命黨人决定在武昌發動起義。1911年9月1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建立了統一的起義領導機關,聯合反清。9月24日,兩個革命團體召開聯席會議,决定10月6日發動起義。革命黨人的活動被湖北當局察覺,處處提防,再加上同盟會的重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未能趕到武漢,起義延期。
  10月9日,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爆炸。俄國巡捕聞聲而至,搜去革命黨人名册、起義文告等,秘密泄露。湖廣總督瑞澄下令關閉四城,四處搜捕革命黨人。情急之下,革命黨决定立即於10月9日晚12時發動起義。但武昌城內戒備森嚴,各標營革命黨人無法取得聯絡,當晚的計劃落空。
  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行聯絡,約定以槍聲為號於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臺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了起義,並嚮楚望臺齊集。武昌城內的29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衝出營門,趕往楚望臺;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衆起義,並趕嚮楚望臺。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占領發射陣地,嚮督署進行轟炸。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綫,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志,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嚮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墻,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製張彪仍舊在司領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復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占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衆起義響應。
  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宣佈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另外,端方率湖北新軍第八鎮第十六協第三十一標及三十二標一部入川鎮壓四川起義,至四川資州,11月27日新軍嘩變,端方為軍官劉怡鳳所殺。
  
  陽夏保衛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震驚了清政府,清政府迅速作出反應。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撤銷瑞澄職務,命他戴罪立功,暫時署理湖廣總督;停止永平(今河北盧竜縣)秋操,令陸軍大臣蔭昌迅速趕赴湖北,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任其節制;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和長江水師,迅速開往武漢江面。14日,清政府編組一,二、三軍,以隨蔭昌赴湖北的陸軍第四鎮及混成第三協、十一協為第一軍,蔭昌為軍統(也稱總統);以陸軍第五鎮為第二軍,馮國璋為軍統;以禁衛軍和陸軍第一鎮為第三軍,載濤為軍統。三軍迅速嚮漢口附近集結。
  面對這一形勢,湖北軍政府於10月15日决定首先掃蕩漢口敵軍,然後嚮北推進,以阻止清軍南下。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戰鬥41天,史稱“陽夏戰爭”、“陽夏保衛戰”、或漢口、漢陽保衛戰。
  在這41天之中,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獨立。關內十八省中衹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故陽夏保衛戰對於辛亥革命的成功,具有重大意義。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歷史功績
  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鐘。革命軍攻剋總督府,占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製統治。其次是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産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鄂州約法》:
  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僅有政府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類型的法規。衆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愛研習法律,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研究各國憲法和政治制度,對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十分贊賞。因而他為鄂軍政府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規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與議會、法司構成之”。行政權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行使,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則歸“法司”。《鄂州約法》對這三方面職權均有明確的劃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采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産”和“自由營業”的權利。取得政權的中國資産階級在這裏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勝利並維護既得的成果。
  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他們發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皇帝拉下馬,主動出擊,發動首義,創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是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群衆的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武昌起義的勝利是革命黨人長期艱苦奮鬥和英勇流血犧牲換來的。如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就義,程定國、熊秉坤勇於發難,紀鴻鈞、王世竜捨身燒督署,都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獻身精神。廣大武漢三鎮人民群衆也同仇敵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農民、市民踴躍參軍,與革命軍並肩作戰,痛擊清軍。今天我們應該繼承並發揚辛亥先烈的革命精神,把它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動力。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為武昌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位於中國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南麓,閱馬場的北端。這座西式樓房原是清末湖北省咨議局,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人在這裏成立軍政府,一度代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職權。因主體建築為紅色樓房,而被稱為“紅樓”;現在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館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武珞路1號
  
  其他
  中國臺灣地區政府(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至今仍以該事件的發生日期10月10日為國慶(雙十節),每逢該日均有一定規模,如煙火、閱兵、遊行等慶祝活動。
  另外兩岸雙方準備在2011年武昌首義一百周年之際在臺灣的臺北和大陸的武漢兩地同時舉辦慶祝活動。
  專傢建議利用這次盛會開展經貿活動,活動內容包括:(1)辛亥首義文化經貿旅遊節暨“臺灣周”開幕式。(2)舉行辛亥文化産業園揭牌儀式。(3)整合首義旅遊資源,推出“首義尋蹤”一日遊。(4)積極爭取武漢與臺灣實現直航,在天河機場新航站樓舉行直航開通儀式。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