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土倫之役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793年   十二月19日

地點: 中國

土伦之役
事件經過:

  法國資産階級革命形勢圖
  18世紀末法國的資産階級革命的勝利,引起歐洲各國反動勢力的仇視。1893年夏,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反法聯軍從四面八方把法國包圍起來了。普魯士、西班牙、薩丁王國、英國都在法國邊界點燃了戰火,占領了一些地方;國內的反動勢力也裏應外合,猖狂活動。革命處於危急中,剛奪取政權的雅各賓派,面對這種嚴重局勢,毫不退縮,表現出革命的堅定性和毅力。他們毅然决然地采取一係列革命措施,鼓舞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加強了軍隊的戰鬥力,接連擊敗普、西占領軍。但是,英軍占領的土倫卻久攻不下,成了革命的重大威脅。
  派誰去攻剋土倫呢?革命共和國的領導忽然想到拿破侖這個人。他是個有民主思想的軍官,年紀輕,很勇敢,會動腦子。當時,很多貴族和軍官竭力反對革命或逃亡國外,他卻繼續服役,並宣誓:“衹接受符合國民議會法令的命令”,積極擁護新生的法蘭西共和國。拿破侖接到命令後,他知道土倫是法國南方的要塞,城防堅固,非強攻不可。於是他日以繼夜地監製大炮,訓練炮兵,建起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
  1793年12月16日,總攻開始。起初並不順利,當炮兵剛進入陣地,不少炮手被英軍的射擊手打傷或打死,進攻受挫。拿破侖一看這情景,大聲疾呼:“我們的炮兵,個個都是無畏的勇士,前進!”他帶頭衝上前去。在他的鼓舞下,法軍個個奮勇嚮前,勇猛異常,終於在12月19日,擊潰了王黨軍隊和英國、西班牙的聯軍,攻占了土倫,解除了共和國的威脅。
  土倫之役的勝利,使拿破侖的軍事才幹初露頭角。共和國為了表彰拿破侖的功績,破格地把這個年僅24歲的少校提升為將軍。
  一幅英國畫:“無奈褲漢”們勞累一天後在休息
  法國農民正在勞動
  停泊在土倫港的英國戰艦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