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湖北軍政府成立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愛新覺羅溥儀宣統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911年八月20日

終結時間: 1911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宣統三年(1911)八月二十日上午,武昌全城已為起義者所據,革命黨人立即在咨議局開會,商議籌建革命政府。但此時策劃起義的領導人有的被殺、被捕、劉公、孫武還藏在漢口,蔣翊武遁於新溝,虛位以待的黃興消息杳然,參加會議的其他革命黨人都資望過淺,而且沒有意識到掌握政權的重要意義,會議基本上為立憲派人物和下層官兵所左右。湖北省咨議局議長湯化竜建議:“武昌發難,各省均不曉得,須先通電省,請一致響應,以助成偉舉”。衆人同意,但不知以何人名義發電,於是有人提議用黎元洪名義,立憲派首先附合,臨時革命軍總指揮吳兆麟極力贊同。黎元洪是湖北黃陂人,生於同治三年(1864)。黎元洪畢業於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甲午戰後被張之洞邀至湖北,參與訓練新軍。他曾三次被派往日本考察軍事,光緒三十二年(1906)任新軍二十一混成協統領,以軍務嫻熟,素愛軍中文化人,有一定威信。但黎元洪心中並無革命意識,武昌起義當晚還親手槍殺革命黨人周榮棠,後化妝藏匿。當起義士兵將黎從藏身之處推到會場,舉他為湖北軍政府都督時,他怕革命一旦失敗,自己“從逆十惡不赦”,堅辭不受,起義士兵衹好將其監視起來。經過商議,與會者仍讓黎元洪挂都督名,並以黎的名義對外通電,附合革命的湯化竜任民政總長,由革命黨人組成“謀略處”,負起軍政府的實際領導責任,湖北軍政府遂告成立。當日晚,謀略處議决軍政府設在武昌咨議局;廢除宣統拈,改為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以黎元洪名義佈告地方和通電全國;革命軍旗為十八星旗。接着,軍政府宣佈廢除清廷一切苛捐雜稅,頒布《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隨着漢陽、漢口的光復,革命風潮的高漲,列強相繼承認起義軍為交戰團體,黎元洪見政治天平傾嚮革命,逐漸轉變態度,於八月二十六日宣誓就任都督之職。他隨即頒布《都督府組織暫行條例》,取消謀略處,以都督兼總司令;湯化竜任政事部長,革命黨人失去對軍政府的控製。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