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北方革命協會成立
| 事件經過:
宣統三年(1911)九月二十三日,湖北軍政府派同盟會會員鬍鄂公(原名鬍新三)、吳若竜、冷公劍等為湖北革命軍代表,赴北京、天津一帶,策劃北方革命活動,以加速推翻清王朝。十月十一日,同盟會會員汪精衛利用其聲望,邀集鬍鄂公、白逾桓、彭傢珍等人,在天津成立同盟會京、津、保(定)支部,汪任支部長,白任參謀部長,彭任軍事部長。十月十二日,鬍鄂公、孫諫聲、白毓昆等召集京、津、灤(州)、通(州)、石(傢莊)等地革命同志五十餘人,於天津北洋學堂開代表會議,設立湖北軍政府代表辦事處,並决議在津成立京、津、灤、通、石總指揮處,由鬍鄂公任總指揮。會後,白逾桓、孫諫聲、吳若竜等同盟會成員與鬍鄂公協商,為便於同盟會支部聯絡其他北方革命團體。十月二十四日,北方革命協會在天津英租界內成立,鬍鄂公被推舉為會長。會上議定革命協會簡章九條,協會宗旨為“協助革命軍北伐,崇奉孫先生之三民主義”,增進革命力量,發動武裝起義。在北方革命協會的推動下,京、津直隸一帶的革命黨人發起了一係列反清起義。南北議和成後,汪精衛等清帝退位,革命已達目的,宣佈各團體一律解散,北方革命協會隨之解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