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之声
北美楓
百科
百科
字典
成語
找字
文字樹
文字通
知識樹
漢英
英漢
互譯
時光隧道
朝政
國度
今日是何年
讀書
詩歌
小說
歷史
百科
散文
旅遊
劇作
搜索
用戶
密碼
登陸
註册
English
簡體
繁體
pīnyīn
我的
圖片
我的地圖
北美枫文集
似曾相識
詩歌
小說
歷史
百科
散文
旅遊
劇作
北美枫
意見反饋
關於我們
頁面幫助
幫助
事件:
革命聯軍剋復南京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愛新覺羅溥儀宣統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911年
十月12日
終結時間:
1911年
地點: 中國
革命联军克复南京
革命联军克复南京
事件經過:
宣統三年(1911)十月十二日,江浙聯軍占領南京。南京為江南政治文化中心,武昌起義後,同盟會中部總部領導人宋教仁等即着手準備奪取這個重鎮。部分同盟會會員赴南京設置起義機關,柏文蔚則在新軍第九鎮策動反正。清兩江總督張人駿懷疑新軍第九鎮統製徐紹楨有反清之念,於宣統三年(1911)九月十七日,將徐部調至離城六十餘裏的秣陵關,不補充子彈,斷其軍事。清江南提督張勳復派人謀刺徐紹楨。徐對此極為不滿,此時經柏文蔚等策動,九鎮新軍下級軍官多歸附革命,徐迫於形勢,率部起義。他與城內同盟會會員蘇良斌等謀劃於十八日,內外夾擊張勳部。而蘇等在聯絡總督衛隊、暗查隊、巡防營部分士兵後,即於十七日夜先行舉事,被張勳鎮壓。十八日,徐紹楨率軍攻雨花臺,因缺乏彈藥,被張勳擊敗,退往鎮江,徐轉赴上海。在上海,經同盟會中部總部與幾方協商,决定組成江、浙、滬聯軍奪取南京。不久,浙軍朱瑞部、滬軍洪承典部、濟軍黎天才部、蘇軍劉之潔部、鎮軍林述慶部等萬餘人齊集鎮江。二十一日,各軍推徐紹楨為聯軍司令。十月初一日,徐召集參謀團會議,擬定進攻南京作戰方案。次日各軍開赴南京。初四日,聯軍攻占馬竜山炮臺,初五日晨又乘勝奪取幕府山炮臺,清軍一營投降,聯軍據高轟擊城內清軍。同日,中路聯軍攻占紫金山麓的馬群和孝陵衛。初七日,另一路聯軍進攻高橋門,殺清江防統領王有宏。各路聯軍共同嚮朝陽門外天保城發動強攻,於十一日占領該處。聯軍在該處架炮轟擊城內張勳指揮部北極閣。張人駿、江寧將軍鐵良在該處觀戰,身邊衛兵被炸死數人,張、鐵落荒而逃,張勳亦率殘兵敗將渡江竄往徐州。十二日,聯軍入城,清軍殘部揭白旗投誠。兵逼太平門的鎮軍司令林述慶見狀率先衝入總督府,自稱臨時寧軍
都督
,南京遂告光復。各路聯軍入內城後,不滿林自稱
都督
,內部出現裂痕。同盟會中部總部領袖宋教仁等决定並徵得各軍同意,迎江蘇
都督
程德全駐南京,取代林述慶。
穀歌地圖
必應地圖
Mapabc地圖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