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革命聯軍剋復南京
| 革命联军克复南京革命联军克复南京
事件經過:
宣統三年(1911)十月十二日,江浙聯軍占領南京。南京為江南政治文化中心,武昌起義後,同盟會中部總部領導人宋教仁等即着手準備奪取這個重鎮。部分同盟會會員赴南京設置起義機關,柏文蔚則在新軍第九鎮策動反正。清兩江總督張人駿懷疑新軍第九鎮統製徐紹楨有反清之念,於宣統三年(1911)九月十七日,將徐部調至離城六十餘裏的秣陵關,不補充子彈,斷其軍事。清江南提督張勳復派人謀刺徐紹楨。徐對此極為不滿,此時經柏文蔚等策動,九鎮新軍下級軍官多歸附革命,徐迫於形勢,率部起義。他與城內同盟會會員蘇良斌等謀劃於十八日,內外夾擊張勳部。而蘇等在聯絡總督衛隊、暗查隊、巡防營部分士兵後,即於十七日夜先行舉事,被張勳鎮壓。十八日,徐紹楨率軍攻雨花臺,因缺乏彈藥,被張勳擊敗,退往鎮江,徐轉赴上海。在上海,經同盟會中部總部與幾方協商,决定組成江、浙、滬聯軍奪取南京。不久,浙軍朱瑞部、滬軍洪承典部、濟軍黎天才部、蘇軍劉之潔部、鎮軍林述慶部等萬餘人齊集鎮江。二十一日,各軍推徐紹楨為聯軍司令。十月初一日,徐召集參謀團會議,擬定進攻南京作戰方案。次日各軍開赴南京。初四日,聯軍攻占馬竜山炮臺,初五日晨又乘勝奪取幕府山炮臺,清軍一營投降,聯軍據高轟擊城內清軍。同日,中路聯軍攻占紫金山麓的馬群和孝陵衛。初七日,另一路聯軍進攻高橋門,殺清江防統領王有宏。各路聯軍共同嚮朝陽門外天保城發動強攻,於十一日占領該處。聯軍在該處架炮轟擊城內張勳指揮部北極閣。張人駿、江寧將軍鐵良在該處觀戰,身邊衛兵被炸死數人,張、鐵落荒而逃,張勳亦率殘兵敗將渡江竄往徐州。十二日,聯軍入城,清軍殘部揭白旗投誠。兵逼太平門的鎮軍司令林述慶見狀率先衝入總督府,自稱臨時寧軍都督,南京遂告光復。各路聯軍入內城後,不滿林自稱都督,內部出現裂痕。同盟會中部總部領袖宋教仁等决定並徵得各軍同意,迎江蘇都督程德全駐南京,取代林述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