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國度: 中國  

朝政: 北洋政府

事件類型: 逝世

日期: 1925年   三月12日

地點: 北京

參與者: 孫中山

事件經過: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時30分,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孫中山先生,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東城鐵獅子鬍同5號行轅逝世,終年59歲。 臨終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1月26日下午,孫中山病重住進協和醫院治療,晚9時動手術, 打開腹腔後,知已到肝癌晚期,無法割治了。2月18日,住進北京鐵獅子鬍同的顧維鈞私邸診治,病情日篤。22日,孫科、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汪精衛、張繼、李烈鈞等,請示孫中山立遺囑。24日,病情惡化,遵醫囑咐,徵得宋慶齡同意,然後孫科、宋子文、孔祥熙、汪精衛輕步走迸病房,把預先寫好的三個遺囑,一字一句地念給孫中山聽。
  
  
  國事遺囑如下:
  
  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衆,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孫文
  
  孫中山給傢人留下的遺囑全文如下:
  
  餘因盡瘁國事,不治傢産。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餘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餘志。此囑!孫文
  
  緻蘇聯遺言,由孫中山用英文親自口授,由鮑羅廷、陳友仁、宋子文、孫科筆記, 進一步闡明了三大政策。3月11日,何香凝發現孫中山的瞳孔正在散光,急告宋慶齡,宋慶齡強忍悲痛親自用手把着孫中山的手腕,在三張遺囑上最後寫下了“孫文”二字。
  
  3月13日, 國民黨中央通令全體黨員佩帶黑紗,停止宴樂。同時决定將中央公園闢為停靈地。 3月14日,各國駐華公使館紛紛前往醫院吊唁。同日,段祺瑞執政府召開非常國會會議,通過了為孫中山舉行國葬議案,井由財政部撥出治喪費10萬元。 3月15日,大雪紛飛,吊唁者排成長隊前往醫院吊唁。
  
  3月19日, 由協和醫院嚮中央公園移靈,沿途肅立的有十幾萬人,到處是圈、輓聯。送殯隊伍壯觀浩蕩,前面有300名警保人員開路,接着是龐大的軍樂隊, 之後是幾萬名各界代表,緊接着是全副武裝的護衛隊伍,隨後是外國駐華代表、隨員和旅華人士,後面是親屬百餘人。親屬之後,是靈樞和執紼人員,宋慶齡乘青玻璃馬車隨樞行進。走在最後面的是一隊護兵。 沿途上空有3架飛機緩慢飛行,空撒遺像。 在前門的馬道上,每隔5分鐘就鳴放禮炮一響。直到晚上7時,送殯隊伍尚未從公園散盡。
  
  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留下國事、傢事遺囑和緻蘇俄遺書
  
  從3月24日至27日為受吊之期。 數十萬人前往中央公園公祭孫中山,以表達人們的懷念之情。30日,蘇聯贈送的玻璃棺由專人護送到京。 從3月12日至31日,治喪處收到圈7000多個,輓聯、輓幅500餘種。 吊唁簽名者達74萬多人,連同接待的其他吊唁者共約200萬人。
  
  孫中山,名文,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時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著稱。廣東香山人。1878年後在檀香山、香港求學。後入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校、香港西醫學院接受西學教育。1892年畢業後在澳門、廣州設醫房行醫,醖釀反清政治活動。
  
  1894年春,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主張,遭拒絶。本年赴檀香山組織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衆政府”的革命主張。1896年在倫敦被捕,獲救後於次年回國組織武裝起義。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被舉為總理,製定“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創辦《民報》,揭示三民主義學說,主張用革命暴力推翻專製統治。曾多次組織起義,均遭失敗,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選為臨時政府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職,4月,被迫辭去總統職。1919年,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組織中華民國政府,任非常大總統,籌劃北伐。
  
  1924年改組中國國民黨,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發表宣言,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决定改組革命黨,實現國共合作。創建黃埔軍官學校。1924年北上討論國事。1925年於北京逝世。
   北京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