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墨水瓶風波引發蔡元培建立愛國學社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05年   十一月5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1905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學發生了轟動全國的“墨水瓶風潮”。南洋公學是盛宣懷於1897年創辦的一所專門訓練洋務人材的學校,因經費充足、校捨寬敞、設備齊全、師資較好、出路優越而頗著聲名。該校有6個普通班和一個培養高村生的特班。其中,五班文課、學課教習郭鎮瀛學識淺陋、頑固守舊,專以欺壓學生為能事,為箝製學生思想,平時衹準學生讀《大清會典》、《聖武記》,嚴禁閱讀新書新報,更不得集會和議論時政。五班學生對之深惡痛絶。
   11月5日,學生故意將一隻墨水瓶放在他的座椅上。郭鎮瀛認定是有意侮辱他,勃然大怒,嚴同詰問,並串通學生總辦進行誣陷迫害。11月11日,校方應郭之請,開除學生伍正鈞,全班人嘩,力爭無效。14日,全班决定退學,舉行告別演說會。
   五班的行動引起全校同情,次日,全校學生集會,派代表嚮總辦汪鳳瀛請求收回成命,汪不允,學生們决定全校退學。這時校方纔慌了手腳,急忙請學生們尊敬的教習蔡元培等出來調解。16日一早,全校學生200餘人,檢點行裝,列隊操場,等候交涉的最後消息。可是,蔡元培去見督辦盛宣懷轉達學生要求時,盛尚高臥未起。10點,學生們見沒有回音,便高呼:“祖國萬歲!祖國萬歲!祖國萬歲!”整隊離校。
   學生退學後,因校方引誘,傢長威逼,返回、散走了一些,但退學者仍有145人。大部分退學的學生無處可依,他們想自辦“共和學校”也無經費,便請求中國教育會幫助。11月19日,教育會與退學生集議張園,决定成立愛國學社,當時,教育會也沒有錢,蔡元培趕赴南京嚮人藉款。到碼頭時,傢人奔至泣告,說其長子病死,蔡元培揮淚囑他人代辦喪事,然後義無反顧,毅然登輪。11月下旬,愛國學社就在南京路福源裏正式開學。蔡元培被推為總理,吳稚暉為捨監,章炳麟、黃炎培、蔣維喬、吳丹初等為義務教師。
   愛國學社把灌輸民主主義思想為己任。其章程說:“本社略師日本吉田氏鬆下講社、西鄉氏鹿兒私學之意,重精神教育,而所授各科學,皆為鍛煉精神、激發志氣之助。”吉田鬆蔭、西鄉隆盛是明治維新時的日本政治思想界代表人物;鬆下講社、鹿兒私學是他們在維新前後的講學之所。蔡元培在學社開學祝詞中說:“用吾理想普及全國,如神經係之遍布腦筋於全體是也。”學社最富特色之處是學生自治制度。學生在校內享有很大的權利和自由。住宿生實行自治製,沒有評議會,監督學校行政和學生操行。高年級學生還充當尋常班的教師。學生們經常同教師一起外出參加政治活動。愛國學社在教育上的創舉和活躍的政治空氣,吸引了許多青年前來就學。
   事後,輿論普遍支持學生。《選報》說這一行動“舉數十年陋儒淺士卮言麯說,一舉而廓清之,以伸獨立之權。吾國學界中當有漸被其影響,以固此學生社會,不使露西亞之學生專美於世界”。《新民叢報》說“實中國國民前途關係第一重要事件也”。《蘇報》則指責學堂主辦者“攝照老大帝國小影,宮場總辦局、所之惡習,自尊如帝大,視人如犬馬,妄立章程,馳逞臆說。以壓製縛束為威力,以用人派事為市恩;以排斥新書匿己短,以艱深舊學炫己長;以苛責細故為講求實際,以管束學生為門面排場。嗚呼,腐敗至此,荒謬至此,茶毒暴虐至此,焉得不為世界之公敵也”!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