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同盟會發動鎮南關起義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三十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907年十月27日

終結時間: 1907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防城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派黃明堂為鎮南關(今友誼關)都督,到鎮南關、平宜等地運動遊勇、緑林,組織反清起義,派王和順相機奪取水口關,以為響應。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二十七日黎明,黃明堂率那模鄉勇八十餘人偷襲鎮南關,占鎮南、鎮中、鎮北三炮臺,附近遊勇得訊紛紛與起義軍會合。孫中山聞捷報後,立即偕黃興、鬍漢民等趕往鎮南關指揮。二十九日,清參將陸榮廷率軍來犯,孫中山親自開炮轟擊敵軍,並在炮帝為傷員裹傷。對此孫頗有感慨,謂“反對清政府二十餘年,此日始得親發炮擊清軍耳”。陸榮廷屢戰不勝,“密函約降”,以為緩兵之計。孫中山信以為真,寄希望於陸榮廷反正,乃决定由黃明堂孤軍堅守鎮南關,親偕黃興赴河內籌款購械接濟,並嚮華僑募款,以為收買陸榮廷之資。孫黃離去後,清廣西提督竜濟光率援軍與陸榮廷會合,共四千餘人猛撲鎮南關。起義軍以寡敵衆,從十一月初四日夜浴血奮戰到初五日下午,斃敵甚多。清軍先後占據四方嶺及小尖山,義軍退入壘中堅守。入夜,因彈盡援絶,“攻守均感失據”,義軍乃棄炮臺突圍,退入越南燕子大山。是役,共殺死敵軍二百餘人。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