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秋瑾就義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三十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907年六月6日

終結時間: 1907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光緒三十三年(1907)六月六日,秋瑾被清廷殺害。秋瑾原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於光緒三年(1877)。她自幼崇敬歷史上橫刀立馬、馳騁疆場的英雄,行俠仗義的豪傑。光緒二十八年(1902)隨其夫到北京,結識了思想開放進步的吳芝瑛,日本人陶狄子、服部繁子等人,讀了各種新書新報,受“外潮之刺激亦漸深”,進而關心國傢前途命運。光緒三十年(1904)春,她衝破禮教束縛,變賣首飾,赴日留學。在日本期間,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四處淺說,並重興了處於停頓的婦女組織“共愛會”。她還創辦《白話報》,鼓吹推翻清王朝統治,提倡男女平權,參加馮自由等組織的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光緒三十一年(1905),秋瑾回國,經陶成章介紹加入光復會。六月重返日本,入青山實踐女學校。旋即參加同盟會,被任評議部評議員及浙江主盟人。光緒三十年末三十二年(1906)初,為反抗日本政府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秋瑾憤然回國,在上海參與創辦中國公學,安置留日回國學生。正月,赴浙江湖州潯溪女校任教,暑假返上海,與尹銳志等在虹口設立“銳進學社”。年底(1907初),秋瑾又創辦了《中國女報》。春季,秋瑾至諸暨、義烏、金華等地聯絡會黨,圖謀響應萍瀏醴起義,因起義失敗未果。秋瑾回到紹興後被推為大通師範學堂督辦,與徐錫麟約定皖、浙同時舉事,藉學堂聯絡軍隊、會黨,訓練會黨骨幹,組織光復軍,舉徐錫麟為首領,自任協領,預約於五月二十六日先由金華起義,處州響應,誘清軍離杭州後,起義軍乘虛攻省城,如不剋,則返回紹興,由金、處入江西,攻安慶,與徐錫麟相呼應,後改為六月初十日發動。五月初,紹興、武義、金華等地會黨過早暴露形跡,清政府搜捕黨人。秋瑾將浙江險情通知徐錫麟,徐於五月二十六日倉促起義失敗,徐被戮,其弟供出秋瑾,適逢紹興劣紳探悉秋瑾預謀起義,浙江巡撫張曾(易夂)立即派兵往紹興緝捕秋瑾。六月初三日,清軍包圍大通師範學堂,秋瑾知徐錫麟犧牲後痛不欲生,拒絶避走,遂被清兵捕獲。紹興知府貴福深夜提審,秋瑾堅貞不屈,拒答訊問。寫下“雖死猶生,犧牲盡我責任;即此永別,風潮取彼頭顱”《絶筆書》,壯烈就義。年僅三十一歲。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