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抗日將領吉鴻昌慷慨就義
| 抗日将领吉鸿昌慷慨就义
事件經過:
抗日將領吉鴻昌
1934年11月24日,吉鴻昌在北平陸軍監獄被槍殺。臨刑前,吉鴻昌以手為筆在地上疾書絶命詩一首:
恨不抗日死,胃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河南扶溝人,1895年生。1913年參加馮玉祥部隊,從士兵提升為旅長,有“吉大膽”之稱。1929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十軍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1931年8月因拒絶“剿共”被蔣介石撤職,9月被勒令出國“考察”。吉鴻昌在歐美期間發表抗日演說。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回國,加入中國共産黨。1933年5月,聯合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傢口組成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任第二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兼張傢口警備司令。抗日同盟軍失敗後,他潛回天津,繼續進行抗日反蔣活動。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國民黨特務刺傷後逮捕。14日,“引渡”給國民黨政府,關進天津陸軍監獄。22日,秘密押解至北平軍分會軍法處。當晚對吉進行審訊,吉慷慨陳詞,歷數蔣介石的賣國罪行,並將上衣解開,襢露出察北抗日作戰中所負的纍纍傷痕。24日,蔣介石密電北平軍分會將吉鴻昌”就地槍决”。
吉鴻昌就義前給妻子鬍紅霞留下遺書:“紅霞吾妻鑒: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傢中餘産不可分給別人,留作教養子女等用。我筆囑矣,小兒還是在天津托俞先生照料上學以成有用之才也。傢中繼母已托二、三、四弟照應、孝敬,你不必回傢可也。”
1933年7月,在吉鴻昌指揮下,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