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二十世紀之支那》創刊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905年五月20日

終結時間: 1905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光緒三十一年(1905)五月,湖南、湖北、廣東、江蘇、安徽等有反清革命思想的留日學生,倡議“破除地方團體意識”,决定聯合創辦一個革命刊物。不久,《二十世紀之支那》在東京創刊。《二十世紀之支那》設有論說、學說、政治、軍事、實業、歷史等欄目,標榜“愛國主義”。該刊主持人為宋教仁、程傢檉。擔任主要編輯、撰稿和發行工作的有田桐、白逾桓、陳天華、劉公、魯魚、何湛霖、雷剋宇、張炳標、高劍公等。該刊在創刊號刊載《二十世紀之支那初言》,聲稱辦刊宗旨是:“以正確可行之論,輸入國民之腦,使其有獨立自強之性,而一去其舊染之污,為世界最文明之國民,有同一程度,因得以建設新國傢,使我二十世紀之攳,進而為世界第一強國”。創刊號上印有軒轅黃帝的肖像,附有“嗟予四萬萬同胞兮,尚無數典而忘祖”的題辭,並使用黃帝紀年,流露了反清革命傾嚮。七月二十日,同盟會在東京召開成立大會,黃興提出《二十世紀之支那》社半數以上成員已加入同盟會,可將該刊改組為同盟會機關刊物,與會成員一致同意,隨後開始辦理交接手續。然手續尚未辦完,七月二十七日,該刊第二期出版,登載蔡匯東《日本政客之經營中國談》一文,揭露了日本對中國遼東半島的領土野心,引起日本官方的惱怒,將已印好的刊物全部沒收,宋教仁、田桐等被日本警方傳訊,刊物也因此被查禁。不久,該刊改為同盟會機關刊物的交接手續完畢,遂改名為《民報》出刊。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