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俄國作傢屠格涅夫誕辰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仁宗嘉慶二十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818年   十月28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伊·謝·屠格涅夫生於1818年10月28日,他的母親是個大農奴主,他的童年就是在母親的大莊園裏度過的。
  這個極其富有的地主之傢在三個方面影響了屠格涅夫的一生:第一,他的父母非常關心兒子的教育,聘請了最好的老師培養他,使他在15歲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俄國最好的大學莫斯科大學,並於3年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後來他又到德國留學深造。屠格涅夫在俄國作傢中是受教育程度最高、讀外國文學作品最多、與西歐作傢交往最早的作傢。第二,屠格涅夫一生基本持溫和的自由主義立場,在政治上,他主張對俄國社會實行漸進的改革,不贊成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俄國的社會問題,這種態度完全是受家庭的影響。第三,他親身體驗了由他母親主持的農奴主教育方式的野蠻,同時也目睹了農奴主摧殘農奴的種種暴行,因而屠格涅夫從幼年時就産生了對農奴製的反感。這種反感後來形成了他精神世界中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因素,使他在17世紀40年代中後期到50年代初期跟革命民主派的批評傢們站在了一起。
  1852年,屠格涅夫的隨筆集《獵人筆記》使他進入俄國傑出作傢的行列。作品中鮮明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傾嚮引起了沙皇當局的極大關註,並藉故把他拘留,後又流放近兩年。屠格涅夫寫得最多的是兩類知識分子:他在5部長篇小說即1856年的《羅亭》、1859年的《貴族之傢》、1860年的《前夜》、1867年的《煙》、和1877年的《處女地》裏,刻畫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都是貴族知識分子或平民知識分子。在中篇小說中他多寫貴族青年男女動人而又不成功的愛情,也寫到了平民知識青年。屠格涅夫的作品真實地反映了俄國當時的時代變革,他高度的現實主義精神和矛盾的世界觀也在作品中有所表現。他同情衰亡中的貴族階級,而他的理智卻又使他展示了平民的勝利。
  屠格涅夫是一位多産的偉大作傢,並且在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方面也有所貢獻。他是我國幾代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傢之一。他的中篇小說《初戀》、《阿霞》早在本世紀20年代就已介紹到我國。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