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地質學家李四光誕辰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十五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889年   十月26日

地點: 中國

地质学家李四光诞辰
事件經過: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黃岡縣農村的一個貧寒家庭。他勤奮好學,13歲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學校,但當時他並未想到要學地質。離開家乡坐船到武昌去上學時,他看見帝國主義軍艦在長江裏橫衝直撞,激起的大浪掀翻了中國的小木船,非常氣憤,發誓一定要學造船,造出大兵艦,把洋人趕出長江,趕出中國!後來,他果然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被保送去日本,學造船工業。可是,造船需要鋼鐵,鋼鐵又要礦石作原料,於是,李四光又遠渡重洋,去英國考上了伯明翰大學預科學采礦。學了兩年,他又考慮到造船、造機器需要鐵礦、燃料,可鐵礦、燃料全都埋在地下。中國地大物博,礦藏一定很豐富。因此,第一重要的是要找到鐵礦、煤礦、石油,而要掌握打開地下寶庫的鑰匙,就得學地質學,於是他進了地質係學習地質,同時還兼學物理係的課程。這期間,他獲得了學士、碩士的學位。
  20年代,李四光在北京大學地質係擔任教授。獲得了伯明翰大學的科學博士學位。解放後,李四光對我國的能源、地震、礦産資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推動了我國地質工作的開展。他還非常精通於古生物學、第四紀冰川地質和地質力學。李四光另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打破了“中國貧油論”的錯誤論斷,為中國人民找到了大油田。
  長期以來,中外地質學家總是一致認為“中國貧油”,這是因為在當時世界上已經發現的大油田的地層在幾億年前大多是海洋形成的,因此認為衹有海相地層纔有生油的條件。而中國的地層在幾億年前大多是陸地,所以斷定中國是個貧油的國傢。李四光不同意這個觀點,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考察,認為不論是海相地層還是陸相地層,衹要具備了生油的條件和儲油的地質構造,就能找到大油田。在他的考察和研究下,陸續發現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李四光為我國的地質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李四光和周恩來在談話中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