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朝鮮發生“甲申政變”
| 事件經過:
光緒下年(1884)甲申十月十七日,朝鮮開化黨金玉均、洪英植等發動政變,偕日軍百餘人占王宮、殺後黨。朝鮮後黨嚮駐朝清軍求援。十八日,吳兆有、張光前率駐朝清軍攻占王宮,擊退日軍二十日,駐朝日使竹添進一郎以袁世凱等入據王宮,遂自焚使館,率兵衝出漢城,走仁川。十一月初五日,清廷派北洋會辦大臣吳大澂查辦朝鮮事宜。初六日,日本政府派外務相井上馨為全權大臣率兵二千赴朝;丁汝昌亦率超勇、揚威二艦及旅順陸軍抵朝。十一月二十四日(西歷1885),朝日訂立《京城條約》,規定朝鮮對日謝罪、賠款、懲兇。十二月初七日,井上馨建議中國撤回駐朝清軍,被中國拒絶。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二十五日,清廷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日本商議朝鮮事宜,並命吳大澂會同商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