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日本作傢小林多喜二誕辰
| 事件經過:
小林多喜二是日本傑出的作傢。1903年10月13日(農歷1903年8月26日)出生於一個貧農的家庭。青年時期,在其伯父的資助下,畢業於北海道小樽市高等商業學校。1924年入北海道開發銀行當職員,因他在長篇小說《在外地主》中,利用銀行的資料揭露銀行勾結地主剝削農民的罪行,於1929年11月被開除。1930年2月,他遷居東京,成為職業革命傢和作傢。1931年參加日本共産黨,從那以後,一直是日本革命作傢組織的主要領導人,直至犧牲。
小林多喜二的創作大致可分三個階段:從1910—1927年為第一階段。主要作品有:《瀧子及其他》、《牢房》等。這個時期,馬剋思主義開始傳入日本,廣大工農群衆對地主資本傢的壓迫和剝削,自發地走上反抗道路。小林多喜二的作品描寫了這種自發反抗。從1928—1929年為第二階段。主要作品有:《1928年3月15日》、《東俱知安行》、《蟹工船》、《在外地主》等。這時期的日本工農群衆在日本共産黨的領導下,開展大規模的有組織的鬥爭。小林多喜二的作品反映了這一鬥爭。尤其是取材於日本反動政府鎮壓革命運動的“3·15事件”的《1928年3月15日》,成功地刻畫了幾個革命傢在嚴峻考驗面前大義凜然的光輝形象。從1930—1932年為第三階段。主要作品有:《地下黨員》、《組織者》、《安子》、《沼尾村》等。這時期,日本反動政府積極準備侵華戰爭,對內瘋狂鎮壓革命運動,階級鬥爭尖銳復雜。他的小說反映了這一現實。特別是《地下黨員》,揭露了日本反動派侵華的反動實質,表現了日本革命者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光輝形象,是日本無産階級文學具有代表性的傑作。1933年2月22日,小林多喜二在與同志秘密接頭時不幸被捕,犧牲於敵人的酷刑。魯迅先生在唁電中說:“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是兄弟。……我們堅决地踏着小林同志的血路,攜手前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