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抗日英雄吉鴻昌誕辰
| 抗日英雄吉鸿昌诞辰
事件經過:
吉鴻昌(1895.10.18-1934. 11.24 )
1895年10月18日,吉鴻昌生於河南省扶溝縣一個貧苦家庭。幼年時他在鄉塾裏讀過書,因傢境窘迫,不滿18歲便投到馮玉祥部下當兵,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吉鴻昌為人忠實、機敏、果斷,具有典型的軍人性格,而臨陣的勇猛,尤出一般人之上,因此很受馮玉祥的賞識。
“九一八”事變後,吉鴻昌以熾熱的愛國熱忱,堅决要求與日本帝國主義作殊死决戰,他到南京政府請纓抗日,不但沒有獲準,還被逼迫出國考察,不準在國內活動。
在國外考察期間,吉鴻昌做了大量抗日救亡的宣傳鼓動工作。在華胞的歡迎會上,他大講抗日救亡的道理,號召大傢團结起來,同仇敵愾,用熱血保衛祖國,解救受難同胞。
1933年5月,中國共産黨領導組織了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吉鴻昌回國任前敵總指揮,當時抗日隊伍面臨無法解决糧秣、被服的重重睏難,吉鴻昌就變賣傢産,將所得六萬元支援軍需,他堅信“師出有名,強虜必敗”。有一次,部隊出發前,他嚮全體官兵講話:“有賊無我,有我無賊,非賊殺我,即我殺賊,半壁河山,業經改色,是好男兒,捨身報國。”說罷,揮刀上馬,隊伍浩浩蕩蕩嚮察北進軍。吉鴻昌率部所到之處,敵人聞風喪膽。他們連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等城,在剋復多倫時,激戰五晝夜,吉鴻昌親率突擊隊殲滅守敵,收復失地,這一勝利,震驚中外,迎頭痛擊了“抗日必亡”的謬論,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
正當同盟軍全部收復察省失地,準備出兵熱河,收復東三省時,親日派勾結日本帝國主義聯合嚮同盟軍圍攻,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民抗日烈火被撲滅了。吉鴻昌輾轉回到天津繼續進行反帝鬥爭。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被特務行刺受傷被捕,他面對“立時處决”命令,鎮靜安詳地嚮敵人要了紙墨筆硯,揮筆疾書,寫了自己怎樣走上革命道路,歷述國民黨反動派禍國殃民的罪行。在給妻子鬍洪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
殉難前,吉鴻昌身披鬥篷,從容走上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當如此,我何惜此頭!”然後對劊子手們厲聲說道:“我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椅子來!我得坐着死!”他巍然坐在椅子上像泰山一般。他又嚮拿槍的敵人說:“我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槍,你們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到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劊子手在吉鴻昌面前舉起槍時,他揚眉瞪目,高呼:“抗日萬歲!”“中國共産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9歲。
抗日民族英雄,愛國名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