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波蘭作麯傢肖邦逝世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849年   十月17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於波蘭華沙郊區熱拉佐瓦沃拉。他6歲開始學習鋼琴,8歲時開始公開演奏。1824年肖邦師從德國音樂傢、華沙音樂學院院長埃爾斯納學習音樂理論。
   1829年肖邦從華沙音樂學院畢業。當時正值波蘭民族解放運動走嚮高潮的年代,反對外國奴役、爭取自由獨立的民族鬥爭對青年肖邦的思想産生了深刻的影響,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愛國熱忱。1830年肖邦離開華沙,出國深造,從此永遠離開了祖國。1932年他在赴巴黎途中經過斯圖加特,得知華沙起義遭到沙俄鎮壓和華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強烈震撼。到巴黎後,他放棄了去倫敦的計劃,在巴黎定居,從事鋼琴演奏、教學和創作活動。在這裏他除了與流亡巴黎的波蘭僑民密切交往之外,還結識了匈牙利傑出的音樂傢李斯特,法國著名文學家喬治·桑以及海涅、密茨凱維奇等知名人士。肖邦的作品深受祖國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具有極深刻的民族性、思想性和崇高的革命內容。他的創作始終以描述波蘭人民的生活和英雄氣概為主題,作品大多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波蘭人民對自由的渴望。
   肖邦的音樂具有無與倫比地幽婉、細膩、抒情而優美的特點。他的鋼琴麯包括各種類型,其中最令人陶醉的鋼琴麯是他的“夜麯”,這是極其優美的樂麯,它抒情、沉思而帶有憂鬱的感情,麯調富於歌唱性。肖邦一生共寫了20首夜麯。他的另外一種樂麯叫“前奏麯”,比夜麯稍微短小,但更加抒情。據說這些前奏麯是肖邦在陰雨連綿的瑪喬爾卡島創作的。他的降D大調《雨滴前奏麯》是人所共知的前奏麯。比前奏麯規模大一些,而又豐富多彩的“練習麯”是肖邦創作的另一部分寶貴財富。本來練習麯是為練習而寫的,但肖邦在他的練習麯裏賦予它詩情畫意般美妙動人的藝術生命,給人以無窮的美的享受,如《蝴蝶練習麯》、《革命練習麯》等。肖邦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各種舞麯,如圓舞麯、波蘭舞麯、瑪祖卡舞麯等。圓舞麯源於德國,但肖邦把它變成了高尚、典雅的音樂,供人欣賞,因此他的圓舞麯不同於一般圓舞麯,如《離別圓舞麯》便是。肖邦還寫了一些敘事麯、詼諧麯、奏鳴麯、協奏麯,他寫的一部奏鳴麯中第二樂章的《葬禮進行麯》是人所共知的哀歌。他寫的著名協奏麯,則更加絢麗多彩,聞名遐邇。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他的巴黎寓所中逝世。臨終前,他囑托親人將自己的心髒運回祖國波蘭安葬。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