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第二國際巴黎代表大會召開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00年   九月23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1900年9月23日,第二國際在巴黎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共791名。
  這次大會,主要圍繞着法國社會黨人米勒蘭接受法國資産階級政府的邀請擔任商業部長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德國社會民主黨人盧森堡等左派堅决主張對米勒蘭的叛賣行為加以製裁。盧森堡尖銳地指出:“在資産階級社會裏,社會民主黨由於它的性質决定,必須起反對黨的作用,衹有在資産階級國傢的廢墟上它纔可以成為執政的黨。”而饒勒斯、伯恩斯坦、王德威爾得等右派則認為米勒蘭入閣是無産階級掌握政權的起點。
  正當左派同右派兩軍對壘劇烈鬥爭的關鍵時刻,考茨基以中派的面目出現,他把米勒蘭入閣說成不涉及馬剋思主義的原則問題,而是各國社會黨人的具體策略問題。大會以29票對9票(有表决權票)通過了考茨基這個模兩可的“橡皮性”决議。
  在這次大會上,還决定成立國際社會黨執行局,作為第二國際的常設執行機構,比利時社會黨右派頭目王德威爾得擔任執行局主席。從此,第二國際進入了由修正主義者把持並逐步蛻化變質的時期。巴黎代表大會於9月27日結束。巴黎大會後,修正主義也就日甚囂張起來,國際共産主義運動面臨着嚴重的危險。
  無産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挑起了同修正主義堅决鬥爭的擔子,並把馬剋思主義發展到列寧主義階級。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