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蘇聯出兵毀滅性打擊日本關東軍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國抗日戰爭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45年   八月9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裕仁宣佈投降後,蘇軍未停止進攻
  西伯利亞大鐵路是蘇聯最長的鐵路幹綫,它連接着東亞與歐洲,西起車裏亞賓斯
  剋,東到符拉迪沃斯托剋,全長74 00多公裏。它於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分段先後
  建成,本世紀30年代鋪成雙軌,並同蒙古、中國的鐵路相連。
  《雅爾塔協定》規定,在歐洲戰爭結束後的兩個月到三個月內,蘇聯對日宣戰。
  1945年春季,這條鐵路空前繁 忙起來,為了與日本關東軍作戰,蘇聯政府從西部嚮
  遠東緊急調運大批兵員與物資。
  在德意日法西斯同盟中,日本排行老三,但卻最疲實。先是意大利宣佈投降,接
  着是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人們原以 為日本也差不多了,殊不知地處東亞的日本卻
  全然沒有投降的表示,不僅如此,日本法西斯打仗比德國法西斯老道。德國兩綫 作
  戰,兵力全部押上;日本也開闢了幾個戰區,軍隊撒得到處都是,卻從不傾巢而出,
  而是留足了預備隊。到納粹把兵力全部 拼光,徹底崩潰後,日本卻還保留着一支人
  數達410萬的地面部隊。
  至1945年春夏之交,日本尚有三大塊陸軍集結:首先是本土及本土附近的島嶼,
  配置陸軍約230萬人;其次是 侵占中國沿海以至內地的日軍,約有80萬人;再就是駐
  紮在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
  根據日本陸軍被分成三大塊這一現實,蘇軍總參謀部曾考慮過對日作戰的幾套方
  案。蘇軍考慮過直接進攻日本本土, 但日本本土配置着最大的重兵集團,而蘇聯海
  軍又支持不起戰略性登陸戰役,因此衹得作罷。蘇軍也考慮過深入中國內地,尋 殲
  侵華日軍,但侵華日軍分散在廣大地區,沒有密集集團,很難找到决戰對手。同時蘇
  軍衹能沿着張傢口方向進入華北,而這 一地區的惡劣自然條件又嚴重限製着戰役容
  量。這樣一來,可選擇方案便僅剩一個了,這就是全殲日軍在大陸上最密集和最強
  大的集團--關東軍,使日本喪失陸軍中的精銳部隊,迫使它無條件投降。
  至1945年春,關東軍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
  和2個航空軍,加上滿洲國 部隊等,共約120萬人。但按歐洲戰場的標準衡量,它的
  技術兵器相對較弱。這支上百萬人的大軍衹配備有5000多門火 炮,1000多輛坦剋和
  不足2000架飛機。不僅如此,它的裝備質量也較差,如沒有重型坦剋,坦剋的最大行
  程不超過1 60公裏等等。
  為完成蘇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部署變更,大量兵力和兵器要在短時期內進行
  長達9000到12000公裏的調 動,而且在主要路段上,衹能依靠唯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來實施,運量極度膨脹,鐵路已達到忍受的極限。在對日作戰準備期 間,約有13萬6
  升節滿載部隊和物資的車皮從西部駛抵遠東和後貝加爾。到1945年8月,蘇聯在遠東
  共集中了11個諸 兵種合成集團軍1個坦剋集團軍,3個空軍集團軍和3個防空集團軍,
  包括後勤部隊在內共有150多萬人,26000多門 火炮,5500多輛坦剋和3800多架飛
  機。
  至此,與關東軍相比,蘇軍在兵力人數上所占優勢並不大,但在技術兵器上卻占
  有壓倒優勢。這是蘇軍能迅速突破日 軍邊境工事和嚮東北腹地迅猛發展進攻的先决
  條件。
  在大部分蘇軍尚未到達進攻出發陣地時,在7月26日的波茨坦會議上,美、英、
  中三國發表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 投降,否則將予日本以“最後之打擊”。
  蘇聯政府對這個公告的發表頗為不滿,因為既未與它協商,在最後署名中又沒有
  它。斯大林産生了懷疑,認為美英要 把蘇聯排除在外,單方面解决日本及遠東問
  題。
  斯大林的懷疑是對的。在雅爾塔會議期間,羅斯福總統為了盡早結束太平洋戰
  爭,極力要求蘇軍參加對日作戰。但在 幾個月後的波茨坦會議期間,新的美國總統
  杜魯門卻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太平洋戰爭能取得如今的成果,是美國士兵長期浴
  血奮戰換來的,蘇聯軍人沒出過一分力,也沒必要讓蘇聯人也來分享這一成果。至於
  蘇聯是不是與日本宣戰,杜魯門超然處之 ;願不願意與日本作戰是蘇聯人自己的
  事,美國人甚至不吭氣,杜魯門的氣為什麽變得這麽粗,很巧,就在他到達波茨坦開
  會 的第二天,接到了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的電報,獲悉了美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
  功的消息。在杜魯門看來,有了這東西墊底, 蘇聯出不出兵都無所謂了。在波茨坦
  會議期間,他裝作不在意地把這個消息捅給了斯大林,說美國已擁有一種破壞力特別
  巨大 的新武器。斯大林則說,希望美國“好好地用它來對付日本”。斯大林沒想
  到,美國政府果真走出了這一步。
  蘇聯駐日本大使雅可夫-馬立剋8月9日嚮日本國政府遞交了蘇聯政府的聲明:從8
  月9日起,蘇聯將認為其本身已 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8月9日凌晨,後貝加爾方面軍的主力在所有作戰方向上同時越過中蒙邊界。由於
  日軍主力己退縮到中國東北地區腹 地,在邊境上未遇有力抵抗,該方面軍強渡額爾
  古納河,到傍晚時蒙古人民共和國騎兵已嚮多倫方向前進了50多公裏,並嚮 二連方
  嚮推進。8月14日,部隊越過大興安嶺,前出到東北平原,並嚮張傢口、承德、瀋
  陽、長春、齊齊哈爾等方向展開進 攻。
  8月9日凌晨,遠方第1方面軍從濱海地區嚮哈爾濱、吉林方向發動進攻。與後貝
  加爾方面軍不同,遠東第1方面軍 的進攻地段上,散布着關東軍的築壘地域。從虎頭
  到綏芬河,除了有以各抵抗樞組部支撐的築壘地域外,不設防地帶則為原始 山林和
  沼澤地,而且前面還有一道穆棱河。蘇軍強渡穆棱河。8月14日,遠東第1方面軍全面
  突破築壘防禦地帶,嚮腹地推 進了150公裏,前出到林口--牡丹江一綫的設防地區。
  8月9日凌晨,遠東第2方面軍強渡黑竜江,象在其他地段一樣,日軍主力已撤往
  腹地,沿江衹有少量以築壘為依托 的守備部隊,阿穆爾河艦隊用艦炮火力保障渡江
  部隊的進攻速度。蘇軍渡江後即刻攻占了饒河。8月14日消滅了富錦的全部 抵抗樞
  紐,並嚮佳木斯發動進攻。
  8月14日,日本决定投降。日本政府通告美,英、蘇、中四國政府說,日本天皇
  裕仁已頒布詔書,日本接受波茨坦 會議規定的條件。
  8月16日,蘇軍總參謀部發表聲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4日所發表的投降聲明,
  僅僅是無條件投降的一般宣言 ,並未嚮武裝部隊發佈停止敵對行動的命令,而且日
  本軍隊仍在繼續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實際投降……遠東蘇軍將繼續對日 攻勢作
  戰,”
  戰役的收尾階段臨近了,關東軍的敢死隊出動了。他們是陸地上的“神風特攻
  隊”,每個人身上係滿炸藥和手榴彈, 撲入蘇軍的進攻隊伍中,但求同歸於燼。也
  有的敢死隊員結幫結隊,在蘇軍坦剋的必經之途上組成活的、遊動的反坦剋雷場,
  日軍在牡丹江的反衝擊中,200名身上係滿地雷的敢死隊員一齊撲嚮迎面而來的坦剋
  和自行火炮方陣,炸毀蘇軍坦剋數十輛 。
  8月16日,蘇軍進入牡丹江,兩天後進入哈爾濱,隨後是長春解放。
  為了加快戰役進程,從蘇德戰場調來的老兵組成了志願傘兵部隊,把西綫屢屢應
  用的機降和傘降用到了遠東戰場。關 東軍在這一戰區建成的機場達133個,蘇軍志願
  傘兵部隊在強擊機的掩護下,突襲敵後機場。8月19日,他們剛剛占領瀋 陽機場,一
  架日本飛機尚不明了機場發生了什麽事情,按正常情況降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
  就這樣被蘇軍俘虜了。
  8月22日,蘇聯空降部隊在旅順口機場實施機降。第二天,蘇軍坦剋開進了旅順
  港口。
  在蘇軍官兵的感情深處,對旅順口有一種嚮往感、渴慕感,還有很大的神秘感。
  拿他們的話來說,那裏“有使俄國人 感到親切的東西”,那裏是他們的祖輩和父輩
  灑滿鮮血的地方。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利,旅順要塞的陷落,還有東鄉平八 郎率領
  的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一舉全殲沙俄艦隊,這段歷史在俄國軍人心裏翻攪了整整40
  年。而今,他們殲滅了關東軍後又 解放了旅順口。
  蘇軍分割日軍的防禦
  蘇軍攻剋築壘地域
  蘇軍嚮關東軍發起進攻
  蘇軍3個方面軍越過國境綫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