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洪仁玕被害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穆宗同治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864年十月25日

終結時間: 1864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同治三年(1864)十月二十五日,太平天國幹王洪仁玕在南昌被清廷所殺,終年四十二歲。洪仁玕,字益謙(一作謙益),號吉甫,廣東花縣人,洪秀全族弟。少應科舉,纍試不第,充鄉塾教師。道光二十三年(1843)皈依拜上帝教,是為該教最早的教徒之一。次年洪秀全、馮雲山出外傳教,洪仁玕因傢人反對,未能同行,赴清遠任墪師數年。金田起義後,應召赴廣西,因未能趕上太平軍,返粵。鹹豐二年(1852)至香港,結識瑞典傳教士韓山文,詳述拜上帝會成立經過,韓因以寫成《太平天國起義記》。不久回省。鹹豐三年再赴香港,受韓山文洗禮,並教書為業。鹹豐四年至上海,謀往天京未果,仍回香港教書,且任倫敦布道會道師達四年之久。鹹豐八年離港北上,次年春輾轉至天京,不久封幹王,總理太平天國朝政。因其居港前後六年,又在上海墨海書館學習天文、歷算約半年時間,對西方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有較多瞭解,遂於鹹豐九年寫成《資政新篇》,經洪秀全批準於該年刊行。又奏改歷法,確定“每四十年一斡旋”,繼撰《頒新政喧諭》、《剋敵誘惑論》、《兵要四則》等文,合刊為《幹王洪寶製》。鹹豐十年春,為解天京之圍,獻“圍魏救趙”之計,太平軍因以破江南大營。是年夏,太平軍攻剋蘇州,洪仁玕函約上海英國傳教士艾約瑟前來,與之討論宗教問題,並邀美國傳教士羅孝全至天京顧問宗教事務。鹹豐十一年二月赴安徽、浙江等地催調太平軍西徵,四月會合催兵謀解天京之圍,未果。天京陷落後,幼天王等逃到湖州,洪仁玕前來會合,謀入江西投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不料李世賢等已去福建,遂護幼天王尋蹤西行。九月至江西石城,全軍敗散,初九日被俘。十月二十五日在南昌從容就義。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