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北京同文館成立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穆宗同治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862年   八月24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1862年8月24日,北京同文館成立。當時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奕訢等人,深感外交事務中沒有自己的真正通曉外國語言文字的譯員,常受人欺弄,急需設立專門學堂,培養自己的翻譯,瞭解外國的情勢。曾於1861年1月奏請朝廷命廣東、上海各派二名識解外國(英、法、美)文字語言者,攜帶各國書籍到京作教習,並準於八旗中挑選天資聰慧,年在十三四歲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資學習。這是近代中國政府下令學習外語的最早記錄。朝廷發佈詔令後,可惜粵、滬未能找出適當人選擔任教習。1862年,奕訢在英人威妥瑪的幫助下,請英籍教士包爾騰充任教習,8月24日在北京正式設立京師同文館,以培養翻譯和外交人才。同文館附屬於總理衙門,是清末最早的洋務學堂。先設立英文、法文、俄文班,後陸續增設德文、日文班以及算學、化學、萬國公法、醫學生理、天文、物理、外國史地等。招收學員,最初從八旗兒童中挑選,後來從貢生、舉人提高到進士、翰林院編修、檢討等正途出身的京外各官,年齡放寬到30歲,也不專限八旗。學製分三年、五年、八年不等。除漢文外,其他課程均聘外國人教習。該館還設有印刷所,譯印數、理、化、歷史、語文等方面書籍。對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傳播起了一定作用。前後辦理20餘年,入館學員約300人。1902年並入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