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朝鮮各地發生排華暴行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國抗日戰爭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31年   七月3日

地點: 中國

朝鲜各地发生排华暴行
事件經過:

  中國報刊登載的抨擊日本人挑撥中朝民族關係的漫畫
  萬寶山事件發生後,日本大造輿論,致電朝鮮各報誣稱中國當局驅逐朝鮮僑民,在萬寶山的僑農被中國農民屠殺等等,終於在朝鮮煽動起大規模排華事件。這一事件首先從仁川開始,迅速遍及朝鮮各地,給華僑的生命財産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7月3日,萬寶山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早晨,朝鮮仁川外裏有數十名朝鮮人嚮華僑開辦的商店、理發館投擲石塊。中國駐仁川華僑事務所蔣主任到當地日本警察署交涉,要求嚴加製止。事態的發展卻恰恰相反,“不意報紙仍出號外,激烈宣傳,鮮人亦到處撒傳單,開會聚衆,至晚8時,鮮人聚集二三千人,遂大舉暴動”。暴動的朝鮮人見華僑就打,除一條中國街外所有華僑商店、菜園等均被搗毀。7月4日,排華暴行更加猖獗,當晚9時左右,“鮮人復於外裏地方嗚鑼聚衆,集成5000人左右大舉暴動,手持木棒、鐵棍、刀斧等到處搜索、擊毀”。到7月5日為止,仁川一處華僑“被擊斃者有三人,有數人性命不保,其傷不至死者二三十人”,財産損失則達日金9萬多元。
  繼仁川排華暴動之後,朝鮮各地出現了排華暴行。7月5日晚7時,平壤暴民“手持棍、棒、刀、斧、石塊等兇器,並攜帶手電筒對於華僑傢房,不問農工商賈,分隊輪流襲擊,遇我華人,不論男女老幼,恃民毆打至死,毀掠財物,焚燒賬據,且帶有引火燃料,隨處設法放火”。7月9日統計,平壤華僑死109人,傷163人,下落不明者63人,損失財物達日金254.5萬元。平壤之外,在漢城、釜山、元山、新義州等地也出現類似毆打華僑、焚燒華僑商店的嚴重暴行。許多華僑走投無路,衹好越境回國,到7月10日為止達4500人,至7月底回國華僑人數已超過“全鮮僑胞人數的三分之一”。回國華僑“皆頭破血出,身無長物,狼狽之狀,不堪言述”。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