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貴州張秀眉起義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文宗鹹豐五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855年三月15日

終結時間: 1855年  

地點: 中國

贵州张秀眉起义
事件經過:

  鹹豐五年(1855)三月,貴州臺拱地區爆發張秀眉領導的苗族農民起義。張秀眉為臺拱翁剛寨(或曰板凳寨、張傢寨、報曉村)人,苗族,與人傭工。鹹豐五年春,臺拱地方官擅自提高糧錢折合標準,從鬥糧折錢四五百文增至兩千餘文,大大加重了當地苗民的賦稅負擔。張秀眉與包大肚等歃血為盟,領導苗民反對“折徵”,聚衆數千人衝入臺拱城,地方官或逃或死。張秀眉與高禾、包大肚、金幹幹等商定,以村塞為單位分別組織各地苗民起義反清。三月十五日,張秀眉等在臺拱掌梅裏發動起義,貴州東南部清水江兩岸廣大苗族農民分別在高禾等人領導下起義響應。起義軍推張秀眉為大元帥,高禾、阿務當為副元帥。八月,起義軍攻占丹江廳城。次年夏、秋,復連剋施秉、清江、臺拱、黃平、清平、都勻等州縣,並與侗族起義軍聯合攻剋苗疆重鎮古州廳城,清軍守將總兵桂林登樓自焚。鹹豐七年正月,起義軍在都勻附近大破清軍,貴族提督孝順兵敗自殺。到鹹豐八年,起義軍已發展到數十萬人,控製了貴州東南苗族聚居的大部地區。同治八年(1869),張秀眉又領導苗民起義軍在黃飄、羊安兩地兩次大敗清軍,消滅清軍兩萬餘人,擊斃提督榮維善等,同治九年,清軍調集重兵,對張秀眉起義軍進行大規模圍剿,攻陷臺拱等地,起義軍被迫退入雷公山地區,繼續戰鬥。同治十一年三月,張秀眉兵敗被俘,在長沙就義。起義失敗。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