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希姆萊接管集中營
| 希姆莱接管集中营
事件經過:
接替羅姆的希姆萊
1934年7月13日,黨衛軍頭目海因裏希-希姆萊接管了集中營。黨衛軍將承擔一度由衝鋒隊擔負的責任。這一變化表明了阿道夫-希特勒對希姆萊的不斷增長的信任和對衝鋒隊信任程度的不斷下降。6月衝鋒隊捲入的“長劍之夜”給元首留下了很深刻的難以磨滅的印象。
6月30日,希特勒親自挫敗了一起據說是由衝鋒隊頭目恩斯特-羅姆和另外幾名衝鋒隊員發動的政變。這幾個人已全部被處决。衝鋒隊曾是納粹不可缺少的武裝力量。希特勒發覺它成了羅姆的私人部隊。減少它所擔負的諸如管理集中營之類的職責則能削弱衝鋒隊的力量,並使其馴服。
自1923年的“啤酒店暴動”以來,希姆萊一直是希特勒所信任的助手。從1929年開始,他就掌握着黨衛軍。他當年33歲,是一個目光短淺、而且似乎還是神經脆弱的官僚。他為自己是一個種族主義者而感到驕傲。希姆萊認為自己是希特勒的私人朋友,可直到一個月前,羅姆也是這麽認為的。
希姆萊領導的黨衛軍很適合他們的職責。身穿黑上衣的黨衛軍是精選出來的,是堅定的、死心塌地忠於納粹黨的精良武裝。黨衛軍經常圍捕那些被送往集中營的人們。現在,他們要對這些人負責到底了。
黨衛軍嚴格保密,慕尼黑和柏林城外的6座集中營裏發生的一切將永遠令人難以猜測。從1933年3月開始,納粹政府就不斷把猶太人、共産黨人和其他的國傢敵人送往那裏。
納粹的黨報《人民觀察》,在這句話
下面標上了加重的黑綫:“要讓每個
人都明白,無論是誰,衹要他膽敢起
來反對國傢,就註定要滅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