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廣西“升平天國”起義
| 事件經過:
鹹豐二年(1852),廣西南寧天地會會衆在鬍有祿、朱洪英等領導下發動起義。鬍有祿為廣西武宣人。早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即與其兄鬍有福與羅大綱等在湖南寧遠聚衆起事,進攻陽朔失敗,鬍有福犧牲。鹹豐二年,鬍有祿在南寧再舉義旗,且與起義於湘桂邊界的湖南東安人朱洪英聯合,人數從數千迅速發展三、四萬人,轉戰於湘桂邊境地區。鹹豐三年五月,起義軍攻剋湘南永明縣城,次年八月十八日攻占廣西灌陽,建號“升平天國”。朱洪英稱“鎮南王”,鬍有祿稱“定南王”。奉“太平天德”年號。起義軍以紅巾包頭。故亦稱“紅巾軍”。曾進攻湖南道州、嘉禾、江華等地,並占領灌陽附近的恭城、富川一帶。鹹豐五年二月,太平天國天官丞相羅大綱使人邀其前往會合,鬍有祿、朱洪英乃下令蓄發,並於四月出兵進襲湖南東安,然後北上欲與太平軍會師。途遇清湖南巡撫駱秉章率師堵截,內部又發生鄧正高叛變事件,使北上計劃受阻。八月,湘軍王鑫等部加緊圍攻東安,起義軍戰鬥失利,被迫撤離。鬍有祿率部轉戰於湖南邵陽、祁陽等地,最後在新寧被俘遇害。朱洪英率部退回廣西,轉戰於湘桂黔三省邊區。後重又揮師入湘,同治十三年(1874)在湖南宜章被捕就義。餘部由陳永秀等率領重返廣西,繼續堅持反清鬥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