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德國作傢托馬斯·曼誕辰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875年   六月6日

地點: 中國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诞辰
事件經過:

  托馬斯·曼的父母
  德國作傢托馬斯·曼,1875年6月6日生於北部呂貝剋市,是亨利希·曼的弟弟,創作以小說為主,長篇中短篇都有傑出的成就。一生曾獲多種文學奬金,1929年獲諾貝爾文學奬金。《布登勃隆剋一傢》(1901)是作者的成名作,也被公認為當代文學中經典作品之一。小說的副標題《一個家庭的沒落》概括了全書的內容。小說圍繞兩個資産階級家庭的競爭,展開了廣阔的社會畫面。長篇小說《魔山》(1924)、中篇小說《馬裏奧和魔術師》(1930)、《特裏斯坦》(1903)、《托尼奧·剋勒格爾》(1903)、《威尼斯之死》(1912)都享有盛譽。作傢從不同角度描寫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們,尤其是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30年代以後,以歷史人物和《聖經》故事為題材,成功地進行了創作實踐,其中長篇小說《約瑟夫和他的兄弟們》(1925)、《洛蒂在魏瑪》(1939)和《浮士德博士》(1947)都各有千秋,作者以似乎不合時宜的題材觸及了現實生活中許多重大社會問題。《騙子菲利剋斯·剋魯爾的自白》(1954)是托馬斯·曼未完成的長篇小說,描寫藝術傢及其生活,藴含自我嘲諷意味,明顯地表露出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覆滅的觀點。希特勒上臺後被迫流亡瑞士、捷剋,後至美國。1952年因反對麥卡錫主義,再度遷居瑞士,直至1955年逝世。
  托馬斯與父親亨利希
  尤莉婭與孩子們(右二為托馬斯·曼)
  與托馬斯·曼結婚前的卡佳
  托馬斯夫婦和孩子們
  卡佳(中)與孩子們在一起。從左到右為伊麗莎白、戈羅、芙尼卡、剋勞斯、麥剋爾和埃裏卡。
  托馬斯50歲生日時與傢人合影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