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乙未戰爭
|
事件經過:
乙未戰爭或稱乙未之役、乙未日軍徵臺之役,其中“乙未”是指爆發戰事的1895年,適逢農歷乙未年。
1894年,原本統治臺灣的清帝國於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翌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議和,其一條件為割讓臺灣與澎湖。日本隨即派兵到臺灣進行接管,但遭遇臺灣住民的武力抵抗。乙未戰爭戰事集中於臺灣島,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臺灣主要則有桃竹苗地區人民籌組成的“義軍”、新楚軍及劉永福的黑旗軍等;合計約有三萬三千餘名。
在傷亡部份,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惟死者中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而臺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依照《臺灣治績志》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2007年12月1日見刊於《客傢雜志》的〈乙未戰爭客傢再次展現義民精神〉文章所述,因為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
乙未戰爭是發生在臺灣島上,戰鬥地域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死傷嚴重、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自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6月14日轉進臺北、10月21日攻入臺南到10月23日日軍控製全臺灣為止,戰事持續總時間約5個月。惟直至同年11月18日,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嚮京都大本營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之後,臺灣各地方的武裝小衝突仍此起彼落。
甲午戰爭餘波:澎湖之役
因朝鮮宗主權之爭而爆發中日甲午戰爭,由於清帝國已露敗象且積極謀和而步入尾聲。1894年年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與其日本內閣早已研議,不論是戰還是和,都要以拿取遼東半島與臺灣作為此戰爭成果的打算。1895年1月,以鹿兒島縣(舊薩摩藩)為主的日本軍隊,約4,000名陸軍正規軍所組成的5,500名遠征軍,積極為登陸澎湖而備戰。3月15日,該軍隊從廣島佐世保港秘密出港,並在3月23日清晨未遭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登陸澎湖群島最大島:馬公市所在的澎湖本島的裏正角。
另一方面,人數有步兵12營,炮兵2營,海軍1營的駐澎湖清兵,因為裝備老舊與甲午戰爭失利帶來的士氣低迷,並沒有多少抵抗。期間駐澎湖廳最高主管,臺南府糧捕海防通判陳步梯於戰役發起不久後,也逃往大陸。因此,1895年3月24日,日軍就以不到兩天的時間占領澎湖首府,馬公市。澎湖一役,日軍死傷雖少,這段時間,日軍士兵約1,700名不幸罹患霍亂,死亡達1,000名。
3月26日,已經拿到臺灣海峽戰略位置,確定可輕易拿取臺灣的日本,在日本馬關接受清朝的和議條件。
戰爭過程
4月17日,百般努力謀和,卻仍奉命以割讓遼東半島、臺灣與澎湖以換取和平的李鴻章,簽下了馬關條約。在此之前,得知澎湖被占領消息的臺灣士紳已人心惶惶,在得知被“勒占領土”消息之後,部分臺灣官員與一些臺灣士紳共同合作,於5月25日成立“臺灣民主國”,年號“永清”。原清朝派駐臺灣的巡撫唐景嵩被推為臺灣民主國的總統,劉永福擔任大將軍,丘逢甲為義軍統領。
戰爭初始,日軍從登陸至占領首都臺北城僅花十日,但之後卻遭到臺方頑抗,此戰事發展令日軍出乎意料之外,會導致此結果;以桃竹苗激烈戰事為例,其主因在客傢人尚武、墾首鄉土意識強烈、人民害怕遭日軍報復等因素。
戰爭第一階段
1895年6月,日軍攻下基隆炮臺
5月10日,鹿兒島出身的海軍中將樺山資紀被擢升為大將,並受命為臺灣首任總督,負責臺灣交接軍政大權。同年5月24日,樺山自廣島宇品港啓程,準備前往臺灣與清朝處理“交接臺灣”事宜。從伊藤博文親擬的《該島接收事宜》訓令信件顯示,日本的原本接收臺灣態度為:令清朝兵員盡速離臺並於撤離之前全數繳械,並要求清朝官員和平移交公務文件。不過於啓程前的5月21日,樺山得知臺灣部分官民積極備戰後,心知和平接收臺灣已不可能,於是隨即派常備艦隊赴衝繩監視臺灣敵情。另一方面,他更指派駐於旅順大連,本預計攻擊北京的近衛師團轉進臺灣。
近衛師團是日本天皇親衛軍,團長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近衛軍團其中的7000餘名兵力在5月27日與樺山總督於衝繩會合後,5月29日遵照樺山資紀“登澳底,攻基隆,占臺北城”指示,登陸澳底(今臺北縣貢寮鄉境內),並在遭到小幅度抵抗中,於6月3日下午攻取基隆製高點獅球嶺炮臺,6月11日因鹿港商人辜顯榮之助順利進入臺北城。另外,6月初起,近衛兵團則將沒參加任何戰鬥而自行聚集於淡水的數千名清兵,分數批遣返回中國。
約略在同時間的6月2日,清朝全權代表李經芳與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日艦橫濱號完成臺灣交接。不久,基隆被日軍近衛師團攻陷,臺灣民主國內部發生紛亂,而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嵩喬裝,脫逃前往廈門。至此,乙未戰爭勝敗之勢漸趨明朗。
5月29日至6月18日止,此戰爭的兩方正規軍交戰告一段落。此階段,清兵及臺灣民主國轄下兵勇等,共約3,000名餘名正規軍參與戰役,戰死者不下200人。日軍因為裝備新穎,實際傷亡並不多,其中,實際參加戰役的4,000餘名近衛軍團中,死亡大約衹有7名,受傷者25名。不過這段時間,因為日軍水土不服,罹患霍亂瘧疾死亡者,遠比這陣亡的這數字還要多。
戰爭第二階段
6月14日,臺灣總督樺山資紀自基隆乘火車入臺北大稻埕(但事實上鐵路因戰亂已近不堪使用,行駛數裏後即遣夫在後推行)。6月17日,樺山總督於臺北城內原“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的總督府舉行臺灣“始政式”。
6月19日近衛師團派出擁有數千名的“混成支隊”南下進攻桃園、新竹,本以為會如之前平穩順利,但是在6月22日前鋒部隊占領新竹城後,卻意外遭到北臺灣客傢人的遊擊式的反抗。。
6月24日至26日,以吳湯興、鬍嘉猷、薑紹祖、徐驤、傅德生、邱國霖為首的客籍民勇,首先在今平鎮、湖口、竜潭間伏擊日軍,獲得進展。隨後於7月9日,並在新竹城外的製高點十八尖山與近衛師團展開激戰。因為兵力裝備懸殊及軍士素質參差不齊,在薑紹祖戰死後,吳湯興領導的客籍民兵於7月23日退居苗慄。
6月26日,劉永福繼任臺灣民主國總統,為臺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他重新布署防衛措施,將臺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臺灣知府黎景嵩指揮,並派遣統領楊載雲、提督李惟義、督辦吳彭年扼守苗慄尖筆山與彰化八卦山。
8月8日,從日本獲得增援兵力的近衛師團,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親自領軍,直指北臺灣與中臺灣的孔道城鎮—苗慄。在猛烈炮擊苗慄尖筆山,200名臺灣民主國兵士光榮戰死後,該師團於8月14日進占苗慄。臺灣民主國完全以客傢人為主的北臺灣反抗,終告一段落。
這階段,臺灣民主國除了臺籍客傢人主要遊擊力量之外,亦有以蘇力、蘇俊、林久遠、陳小埤為主的三角涌民勇,他們主要戰場,乃是在臺北附近對日軍的後勤與軍夫部隊展開一連串襲擊。
7月13日清晨五時許,日軍近衛師團特務曹長櫻井茂夫率領之運糧船隊共35名,在三角涌隆恩埔附近遭到三角涌“義勇軍”的奇襲,經數小時激戰後,幾乎全軍覆沒,僅4人幸免脫逃,史稱隆恩埔戰役。
同日清晨七時許,日軍坊城後章少佐率軍894名沿土地公坑溪𠔌欲前往大嵙崁(大溪)支援時,在分水侖附近遭到來自另一波伏擊。經兩晝夜血戰後,有四名日軍士兵化裝成乞丐逃出求援。7月16日,支隊本隊山根信成少將率援軍趕到解圍。此役日軍死傷數百人,而義勇軍僅傷亡數十人,史稱分水侖戰役。
受到這些反抗及兵民難辨的影響,日軍於7月下旬開始在桃園,中壢,甚至大漢溪流域,自臺北至新竹間實施所謂無差別掃蕩式的焚村與殺害客傢平民事件。導致40萬平民流離失所,或死亡。
戰爭第三階段
黑旗軍的軍旗“令”,現存巴黎軍隊博物館。
乙未戰爭起始,臺灣知府黎景嵩及義勇軍大統領吳湯興、徐驤等南下至八卦山與南臺灣義勇吳彭年、嚴雲竜率領的“黑旗軍”會合,共數千名南北聯軍合力鎮守彰化城。此外,臺灣民主國方面,有400名官兵架設彰化八卦山炮臺,首度使用重武器的大炮炮擊進駐於大肚溪對岸的近衛師團。
8月27日日軍開始零星炮擊八卦山。於28日半夜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28日上午十時日軍宣告勝利。這是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此為八卦山之役。此戰役臺灣民主國統領吳湯興、將領吳彭年、嚴雲竜皆力戰陣亡。徐驤雖於八卦山之役安全脫睏,但其後參加南臺灣保衛戰中陣亡。日軍近衛師團繼續南進,於鬥六遭受簡義、陳文晃、廖琛、黃醜等率領之民勇抵抗。
因為瘴癘造成的死傷,加上臺灣民主國新任總統劉永福坐鎮臺南及鳳山,日軍再增派混成第四旅團及第二師團分別於嘉義布袋與臺灣最南端屏東枋寮登陸。經過稍作歇息,上列兩支援軍加上近衛師團,於10月3日開始分別於三方向進占臺灣南部各城。其中近衛師團在濁水溪遭到簡義率領的民兵攻擊,混成第四旅團在布袋、????水遭到義勇軍的襲擊,攻占????水後伏見宮貞愛親王駐紮於????水八角樓。另外,乃木希典統率的第二師團於進攻南部據點打狗、鳳山、及佳鼕巷戰中,遇到魏開、陳魚、鄭吉生等人所率領之民勇抗拒且造成百名兵士傷亡;在此階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臺南、與山根信成少將在彰化也接連病死。
另外,除八卦山之役之外,臺灣抗日活動以南部六堆地區的客傢義勇軍最具規模。這些戰事,可細分為步月樓戰役及火燒莊戰役。。
10月11日,由日本乃木希典大將率領的臺灣遠征軍第二師團約7,930人,從枋寮登陸往東港行進,沿途雖有臺灣民主國所屬正統軍零星抵抗,直至行經茄苳腳遇到來自六堆的左堆軍纔真正受到劇烈戰鬥,此衝突也是該軍團首遇激烈戰役。於茄苳腳巷戰中,左堆軍因不敵日軍的武力優勢,以茄苳腳的蕭傢古厝步月樓為最後防綫。但在各堆客傢軍支援之前,戰至翌日醜時,日軍即攻陷茄苳腳,步月樓戰役終告結束。
在於步月樓戰役結束之後,日軍第二師團為免六堆客傢軍其他各堆軍的侵擾而耽誤日軍包抄臺南城之日程計劃,故留下少數兵力牽製六堆客傢軍其他各堆軍,其餘大部份主力軍力繼續按照原定攻擊行進路綫。如先前計劃;日軍於10月12日占領東港、10月16日攻陷鳳山城之後,繼而繼續北上包抄臺南城。
10月18日,日本近衛師團、第二師團與混成第四旅團皆抵達臺南城近郊,形成三方包抄形勢,臺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在得知臺南城被三面夾攻,已知大勢已去。10月20日當日軍準備以兩師團之兵力圍攻臺南城之際,劉永福棄臺南城內渡中國廈門,劉永福棄職逃亡及李秉瑞被俘[來源請求]後,臺南當地士紳便循臺北模式推舉英國牧師巴剋禮請求日本軍隊和平進城協助維持秩序。10月21日日軍順利進入臺南城,至此臺灣民主國亡。10月23日,日軍終於以武力控製臺灣。
樺山總督接獲南進軍司令高島中將的報告後,於10月26日經海路進入臺南。當時日軍認為除蕃地之外,僅有恆春及臺東地方尚未歸屬,而濁水溪以南雖仍有殘餘敵軍,但已無大型反抗力量,未來的勘剿行動以第二師團及後備兵即以足夠,遂由總督下令近衛師團凱旋歸國。11月13日至22日間,近衛師團分批由打狗港出發返回日本。在此期間,日本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嚮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
餘波
雖然樺山總督宣佈已平定臺灣,但臺灣各地方的日軍與臺民的武裝小衝突仍此起彼落。 。
先前第二師團主力由枋寮往臺南前進時,雖然曾在茄苳腳、頭溝水莊與客傢抗日義勇軍有過遭遇戰,但當時急於進攻臺南,並未特別註意到下淡水溪左岸平原的六堆客傢抗日勢力。
臺南陷落後,六堆客傢軍分別在十月底及十一月初於潮洲寮莊(今屏東縣潮州鎮潮州)、頂子林莊(今屏東縣萬丹鄉頂子林)襲擊日軍偵察隊。其後鳳山地方守備隊偵察得知抗日軍動嚮,第二師團長遂下令以鳳山守備隊為主幹,編成一支隊以追剿六堆抗日軍,由山口素臣少將擔任隊長。
11月26日正午,山口少將下令全力攻擊位於火燒莊(今屏東縣長治鄉長興村)的六堆客傢軍大本營。日軍以較為優勢的武器及火力擊退反抗軍,並放火燒毀鄰近各聚落,至傍晚返回阿猴街。經該役後,日軍完全摧毀六堆地區抗日力量,亦有稱此為乙未戰爭最後一場戰役者。
在幾乎同時的11月25日,臺北附近民勇便分別在三角涌(三峽)、宜蘭、瑞芳、景尾(景美)、八芝蘭(士林)及桃仔園(桃園)等地起義。特別是早期抵抗日軍最激烈的大嵙崁(今桃園大溪)風雲再起,由江國輝、呂建邦及李傢充領所率之抗日義軍最令日軍疲於奔命。而元旦當天鬍阿錦、陳秋菊、簡大獅等人集衆合攻臺北城,影響更是重大。。
戰爭統計
在臺灣民主國正規軍方面,前後出動約3萬3千人。根據調查官井出季和太根據總督府檔案寫成記載,戰場遺留臺方兵士屍體達七、八千具,除此,另有14,000臺灣軍士戰死的學術估算。
除了兵士之外,於乙未戰爭期間死傷的臺灣各地平民人數也相當多。其原因在於攻臺日軍於戰情膠着時,對於有敵意或妨礙戰事進行者,采取不分男女老幼無差別殲滅。經估計,在乙未戰事進行期間,臺灣受害平民最少在十萬人以上。
在日軍傷亡方面,不算1895年3月底登陸澎湖的混成支隊,光是進攻臺灣本土,從登陸澳底開始到火燒莊戰役之後止,日本軍就共出動了近衛師團與第二師團兩大師團合計3萬7千餘人,馬匹7千頭,其中還不包括軍夫與後勤預備部隊。據各項數據顯示,1895年5月26日至12月15日;為期六個多月的“徵臺役”中,攻臺日軍衹有515人負傷,戰死者約有164人。惟陣亡日均將士中包含領軍的長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相對來看,非作戰死傷則相當龐大,罹病住院者計有26,094人,而因病而過世者更高達4,642人。
後續及影響
負責徵臺之役的近衛師團與第二師團,歷經二百多天才告奏功。與甲午戰爭相較,推展未如預期順利,因此被日本國人批評為“戰略調度拙劣,收功過遲”。由於無法和平接收臺灣,臺灣總督府將其原本民政導嚮的治臺政策,導嚮高壓的軍政。此情形遲至近二十年後的大正年間,纔獲得改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