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傅作義將軍誕辰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二十一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895年   六月27日

地點: 中國

傅作义将军诞辰
事件經過:

  1895年6月27日,傅作義出生在山西臨漪的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在“整軍經武、救亡圖存”的思潮影響下,他走上了戎馬生涯。1918年他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在閻錫山的晉軍係統任職,參加過北伐戰爭,閻、馮反蔣戰爭,抗日戰爭。
  9·18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長驅直入,傅作義對此痛恨之極,他提出“寧做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口號,並規定部隊早晚點名時,要高呼“不惜犧牲,以雪恥辱”的誓詞。1933年5月,傅將軍率59軍在北平外圍的密雲、懷柔一綫,同日軍西義一師團6000餘人展開惡戰,敵人憑藉裝備的優勢,在飛機、大炮、坦剋的配合下,日夜狂攻,中國軍隊也愈戰愈勇。但此時坐鎮北平的何應欽,奉南京政府之命,勒令傅作義部隊停止戰鬥,撤出陣地。傅將軍聞此極其憤怒,他說“衹有日方先撤,我們才能撤,否則,我軍决不後撤”。是役,除重創日軍外,傅將軍指揮的59軍也有很大傷亡。1936年,ǚ@ìěá&ǎě他不顧蔣介石、閻錫山“不可輕啓戰端”的阻撓,提出“守土有責,不容坐視”,毅然决然進行了威震中外的綏遠抗戰,一舉收復了被日偽軍占領的紅格爾圖、百靈廟等北疆戰略要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氣焰,鼓舞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抗戰意志和救亡熱情。
  北平和平解放是傅作義將軍在十分睏難而又復雜的情況下,剋服重重阻力,掃除大量障礙,冒着生命危險實現的。
  北平和平解放的最大阻力來自蔣介石。早在1948年11月初,遼瀋戰役剛結束,在南京政府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蔣介石用封官許願的伎倆,拉傅將軍南撤,對傅將軍慰勉有加,並表示要安排傅將軍任東南軍政長官,此後所有軍隊都歸傅將軍指揮。對於蔣介石這種安排,傅將軍心中清楚,但他不能斷然拒絶,衹能裝出滿有信心的樣子,對蔣介石說:“我對華北局勢不像別人那麽悲觀,我自信還有扭轉華北危局的辦法。堅守華北是全局,退守東南是偏安。南撤方案非萬不得已時不宜實行”。蔣介石同意了傅將軍的說法,傅將軍安全返回北平。回來後,傅將軍立即致電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商談和平合作事宜。
  12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北平城。此時,蔣介石並不知道傅將軍與共産黨已有聯繫,先後派徐永昌、鄭介民、蔣緯國到北平勸傅將軍南撤,這一切都被傅將軍拒絶了。傅將軍的又一大障礙是蔣介石的嫡係部隊,遍布北平城內要害防地,為了防止意外,他果斷地將蔣係部隊的建製打亂,調整要害防地的部署,用自己的部隊替換蔣係部隊。1941年1月傅將軍率部起義,順利地實現了北平和平解放。從而免除了人民生命財産的重大損失,完整地保存了北京這座舉世聞名的文化古城。ǚě&@áǎěì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