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帝後黨爭爆發
| 事件經過:
帝後黨爭是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以光緒為中心的帝黨與慈禧為中心的後黨之間的權力爭鬥,因其交織着對民族危機和國傢改革的不同態度,故又含有新舊之爭的性質。帝黨主要成員有翁同龢、孫傢鼐、志銳、文廷式、汪鳴鑾等官僚士紳;後黨主要成員有李鴻章、榮祿、剛毅等握有軍政實權的重臣大吏。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黨爭圍繞和戰問題展開,帝黨主戰,後黨主和。甲午戰後,帝黨傾嚮變法圖強,逐步與維新派結盟以反對後黨;後黨則頑固守舊,阻撓新政。光緒二十四年(1898),黨爭趨於白熱化。光緒帝下詔宣佈變法後,後黨強行罷黜帝黨首領翁同龢,逐回原籍,同時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節制北洋三軍。光緒帝則將堵塞言路的禮部六堂官懷塔布、許應騤等革職,將阻撓新政的李鴻章等趕出總理衙門;對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特別賞給官品,令其入值軍機,參與新政。但手中無實權的光緒帝畢竟不是慈禧太後的對手。八月初六日,後黨發動政變,幽禁光緒,捕殺維新黨,懲辦支持變法的帝黨官僚。帝後黨爭以慈禧再度“訓政”、總攬最高統治權而告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