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毛澤東為青年運動指出方向
| 事件經過:
1939年5月4日,毛澤東在延安青年群衆舉行的五四運動20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題為《青年運動的方向》的演講。在這個演講中,毛澤東指出,現在規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具有重要的意義。標志着中國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人民民主革命,快要進到一個轉折點了。這次轉變不是嚮着失敗而是嚮着勝利前進。他的演講闡明了中國革命的對象、革命的主體、革命的性質、革命的目的,使用了與新民主主義相聯繫的“人民民主革命”的概念。中國革命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革命的主體是老百姓,革命動力是無産階級、農民階級,還有其他階級中一切願意反帝反封建的人,其目的和任務是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國。全國的青年應當為此而努力。他認為,中國革命幾十年的經驗教訓就是沒有能夠把全國人民充分動員起來。廣大青年必須知道,要達到戰勝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國的目的,不動員全國的工農大衆是有可能的。在中國青年運動發展歷史上,中國青年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起了某種先鋒帶頭作用。他們是反帝反封建的一個方面軍,而且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軍。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應該深入到工農群衆中去,和廣大工農群衆在一起,這是檢驗一個青年是否真正願意革命的唯一標準。他進一步分析說,現在的抗日戰爭,是中國革命的一個新階段,而且是最偉大、最活躍、最生動的一個新階級。在這個階段裏,青年們肩負着重大的歷史責任,但現在中國青年運動還不統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此,全黨必須繼續加強青年工作的統一,衹有統一纔會有力量。必須使全國青年都知道現在的形勢,堅持團结,抗戰到底,毛澤東贊揚延安的青年運動是全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模範,指出延安青年運動的方向就是全國青年運動的方向,這主要在於延安的青年是團结的、統一的,而且是和廣大工農群衆相結合的。延安青年們的政治方向是正確的。全國青年們應該嚮延安的青年學習,堅持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同全國人民團结一致,爭取抗戰的勝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