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國抗日戰爭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42年   五月2日

地點: 中國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
事件經過:

  1942年5月2日
  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
  毛澤東、朱德等與參加文藝座談會人員的合影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延安楊傢嶺召開文藝座談會,出席的作傢、藝
  術傢及文藝工作者共80餘人,會議由凱豐主持。5月2日為第一次會議,毛澤東講了立
  場、態度、對象、工作、學習等1個問題。16日,舉行第二次會議,毛澤東、朱德等
  中央領導同志認真聽取了大傢的發言。民衆劇團負責人柯仲平談了該團的演出感受。
  從晉西北回來的第一二0師戰鬥劇社社長歐陽山尊作了發言。23日,舉行最後一次會
  議。朱德首先講話,談了文藝工作的立場、態度、對象問題,並聯繫自己談了世界觀
  的轉變問題。毛澤東作“結論”發言。座談會結束後,毛澤東、朱德、任弼時、王稼
  祥、博古、凱豐、徐特立等中央領導同志與參加座談會的全體代表合影留念。
  5月,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講話》分為“引言”、“結論”兩部分。《講話》是對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經
  驗和教訓的總結,它聯繫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文藝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中國共産黨
  解决這一係列問題的理論和政策。
  《講話》指出:“為什麽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我們
  知識分於出身的文藝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為群衆所歡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
  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沒有這個變化,沒有這個改造,什麽事情都是做不好的,
  都是格格不入的。”“這個根本問題不解决,其他許多問題也就不易解决。”《講
  話》明確指出了文藝為人民大衆、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同時,根據文學藝術的
  規律和特點,提出了“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
  的反映的産物”的著名論斷。
  《講話》還提出了典型的創作原則,即“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都可以而且
  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
  遍性。革命的文藝,應該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人物來,幫助群衆推動歷史
  的發展”。《講話》進一步指出文藝“如何為群衆”的問題,指出必須通過典型形象
  體現出黨性原則,更有效地發揮文藝的特定的戰鬥功能。衹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鬥爭
  典型化了的文藝作品,才能通過藝術的感受,“使人民群衆驚醒起來,感奮起來,推
  動人民群衆走嚮團结和鬥爭,實行改造自己的環境”。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