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时务学堂创办
| 事件经过:
光绪二十三年(1897),维新派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时务学堂是湖南重要新政之一,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及学政江标的支持和赞助。光绪二十三年八月(1897),发布《湖南时务学堂缘起》,阐明了设学校、培养维新人才的宗旨。既有成议,陈宝箴遂任命熊希龄为提调,主持学堂的一切行政事务,决定延请梁启超、李维格分任中、西文总教司,另聘韩文举、叶觉迈、欧榘甲、唐才常等任中文分教习,王史为西文分教习。八月二十八日,第一次招考,录取学生四十名。九月正式开学。十月中旬,梁启超由沪抵湘,拟订《学约》十章,即立志、养心、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初一日,时务学堂第二次招考,录取内课生三十名,外课生十八名,附课生七名。闰三月,又录取第三期学生,其中内课生四十六名,外课生五十二名,各送北洋学生十名。时务学堂的功课,分为两种,一为普通学,包括经学、诸子学、公理学、中外史志及粗浅的格算诸学;一为专门学,包括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学生须先钻研儒家著作中的“微言大义”,然后择取中外政法比较参证,以明了维新变法的旨意。教习还勉励学生研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以求治国之道。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闰三月,学生已达到二百人左右,其中著名的有蔡锷、林圭、秦力山等。时务学堂的教学深为封建顽固势力所忌恨,四月,岳麓书院院长王长谦纪念劣绅叶德辉等人上书陈宝箴,攻击梁启超、韩文举等人“阴行邪说”,“实皆康门谬种”,要求陈宝箴“严加整顿”。这一要求未被采纳。王先谦又伙同叶德辉等煽动他们控制下的三个书院的部分守旧学生,制定了所谓《湘省学约》,以加强对书院学生的控制,防止他们受时务学堂的影响。叶德辉还写了《輶轩今语评》、《长兴学记驳义》、《读西学书法书后》、《正界篇》等文,对康、梁的民权、平等学说肆意诋毁。在封建顽固势力的猖狂进攻下,时务学堂主事人渐存妥协,熊希龄一方面上书抚院,吁请“立案”,研究解决王先谦、叶德辉等人对梁启超的毁谤一事,一方面又迫于“恶势”,辞退了中文分教习。梁启超、韩文举、叶觉迈、欧榘甲等亦相继离湘而去,时务学堂被迫停办。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