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康有為上《應詔統籌全局折》
| 事件經過:
光緒二十四年(1898)正月初三日,康有為被召到總理衙門,由李鴻章、翁同龢、榮祿以及刑部尚書廖壽恆、戶部侍郎張蔭桓五大臣“問話”。康有為再次申說了變法的主張,並提出了變法的步驟,同時批駁了榮祿、李鴻章等人的詰問,受到了翁同龢的贊賞。初四日,翁同龢把延見康有為的情況嚮光緒帝作了匯報,並對康加以保薦。光緒擬召見康有為,受到奕訢阻攔。於是,光緒帝命康有為把所有建議書面遞呈。正月初八日,康有為上了《應詔統籌全局折》,籲請光緒皇帝决行變法,指出:“變則能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他提出了變法的具體辦法:一、“大誓群臣以定國是”;二、“立對策所以徵賢才”;三、“開制度局而定憲法”。制度局下分設法律、度支、學校、農局、工局、商局、鐵路、峠、礦務、遊會、陸軍、海軍等十二局,分別推行各項新政。上書還談到了派員出國遊歷、翻譯西書、變通科舉等問題。《統籌全局折》是資産階級維新派政治改革的全部要求,也是戊戌變法的施政綱領。光緒帝看了這個奏摺,非常滿意,更加堅定了變法之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