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之声
北美枫
百科
百科
字典
成语
找字
生命树
文字通
智慧树
汉英
英汉
互译
时光隧道
朝代
国度
今日是何年
诗书伴读
中外诗歌
小说
历史
百科
散文
旅游
剧作
搜索
用户
密码
登陆
注册
English
简体
繁體
pīnyīn
我的
图片
我的地图
北美枫文集
似曾相识
中外诗歌
小说
历史
百科
散文
旅游
剧作
北美枫
意见反馈
我们
页面帮助
帮助
事件:
南开创办人张伯苓诞辰
国度:
中国
朝代:
清代
国君纪年:
清德宗光绪二年
事件类型: 热门
日期:
1876年
4月5日
地点: 中国
南开创办人张伯苓诞辰
事件经过: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
1876年4月5日,是张伯苓先生的诞辰。张伯苓是旧中国民办教育的典范,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张伯苓历尽艰辛,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并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兴学育人,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周恩来同志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下面是南开大学原秘书长黄钰生撰写的《张伯苓功在
人间
》的文章。黄钰生从1912年进南开中学读书,到1951年为张伯苓起草遗嘱,近四十年风风雨雨,目睹老校长在漫长曲折的办学道路上拚搏苦斗的历程。其中写道:
甲午战败,年轻的海军军官张伯苓目睹这一丧权辱国的转租仪式,悲痛欲绝。他亲眼见到,英国水兵魁梧剽悍,中国水兵猥琐萎靡,痛感我中华虽然广土众民,但国民身体不如人,精神不如人,非从根本上改造不可!
从那时起,张伯苓弃武学文,决心办教育。在当时,用教育救国只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幻想。但张伯苓先后兴办南开中学、小学、大学、女中,重庆南中、南开经研所、化研所,以至参预办西南联大,真是凄凄惶惶,席不暇暖,奔走呼号,惨淡经营,数十年如一日。那种重视智力开发、重视人才培育的奋斗精神,还是弥足珍贵的!
当时,许多官立学校常因捉襟见肘,发生教员索薪纠纷。南开各校是私立,却从不欠薪。不仅如此,当时南开大学有名的一些教授,如当代数学家陈省身、吴大任的老师姜立夫及杨石先、邱宗岳等,北大、清华等校用高出一倍的薪金,都请不去。张伯苓向司徒雷登说:我要跟你们燕京比赛!
黄钰生认为,张伯苓有许多教育思想值得今人借鉴。如重体育、重道德教育、重科学实验,还重视开展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他把办学的宗旨概括为“公、能”二字。“公”,就是为公不为私,“能”,就是知识、技能、本领。南开确实培养了大批办事公正的人才。1951年2月14日,张校长中风不语,生命危在旦夕。南开校友会会长阎子亨提议为校长写一遗嘱,大家公推和张校长最接近、相处时间较长的黄钰生起草。
遗嘱的内容,关于教育部分是根据张伯苓先生50年来一贯的教育思想写的;关于大局,是根据他离开南京到重庆及回到北方后和许多学生讲话概括而写的。那时,他虽然不能说话,但听力还好,心里也清楚。我一段段念,他一段段点头表示同意。当时在场的还有师母王夫人,校长的子、媳三人。张锡年的爱人最后还大声问老先生:“您说写得行不行?”张伯苓挑起大拇指来表示赞赏。这个遗嘱我记得清楚,有以下几段:
“余致力于教育事业垂五十年。凡余所致力之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爱国教育而力有未逮者,今在人民政府之下,一一见诸实施。ǚě&@áǎěì”
“余所尝效力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众将在人民政府之下日益发达。”
“今日之人民政府为中国前所未有之廉洁的政府。其发展生产,友好苏联之政策,实为高瞻远瞩之政策。凡我同学,宜竭尽所能,合群团结,拥护人民政府,以建设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无限光明远景,余将含笑九泉以待之。”1951年2月23日张伯苓去世后,周恩来同志立即赶到天津张宅吊唁,向校长遗体行礼默哀,慰问了张师母,然后到客厅同校友们见面谈话,说自己很遗憾没能早点来,又说道:
“看一个人应当依据他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万不可用现在的标准去评论过去的人。张校长在他的一生中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育是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
谷歌地图
Here地图
中国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