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民族音樂傢劉天華誕辰
| 民族音乐家刘天华诞辰
事件經過:
劉天華(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
劉天華(1895-1932):江蘇江陰人。國樂一代宗師,“中西兼擅,理藝並長、而又會通其間”的中國優秀的民族樂器作麯傢、演奏傢、音樂教育傢。劉天華共作有十首二鬍麯:《病中吟》、《月夜》、《苦悶之謳》、《悲歌》、《空山鳥語》、《閑居吟》、《良宵》、《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當劉天華逝世時,在紀念會上有人用這十大二鬍名麯標題的首位字聯成過一幅便於記憶又頗有意境的輓聯:“良月苦獨病,燭光悲空閑”)。三首琵琶麯:《歌舞引》、《改進操》、《虛籟》。一首絲竹合奏麯《變體新水令》、編有四十七首二鬍練習麯、十五首琵琶練習麯,還整理了崇明派傳統琵琶麯十二首,其中他改編的《飛花點翠》於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錄製唱片,現已成為琵琶經典樂麯。
1895年:2月4日生於江蘇省江陰縣。1909年—1911年(14歲—16歲):在常州中學求學時,參加校中軍樂隊,學習吹軍號及軍笛。1911年:辛亥革命,學校停辦後,返裏參加青年團的軍樂隊,吹奏軍號。從此時開始音樂工作。
1912年—1914年(17歲—19歲):赴滬參加滬西開明劇社,任樂隊工作。在這時期學習各種西樂器,舉凡管弦樂器、鋼琴等,均加學習,尤以銅管樂器,多有深造。1914年:劇社解散,返裏任教於華墅華澄小學。
1915年(20歲):是年春喪父,復貧病失業,心境惡劣,偶赴市購得二鬍一把,每日拉奏,隨産生《病中吟》旋律初稿,表達他當時的不得志和內心的抱負。秋任教常州母校,為母校建立了軍樂隊與絲竹合奏團。1916年(21歲):與殷尚真女士結婚。
1917年(22歲):從周少梅先生學習琵琶、二鬍。1918年(23歲):夏,從瀋肇洲先生學習琵琶。本年前後開始創作《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等麯成初稿。
1920年(25歲):夏,赴河南學習古琴,染癬疥,負病歸。1921年(26歲):在江陰組織暑期國樂研究會,授《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等麯。
1922年(27歲):赴北京,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是年秋又任教於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樂係。同時學習三弦拉戲。
1923年(28歲):從托諾夫學習小提琴。1924年(29歲):《月夜》定稿。
1926年(31歲):除北大與女師外,又任教於藝專。創作《苦悶之謳》。學習昆麯。1927年(32歲):從北京燕京大學音樂係外籍教授學習理論作麯。因托諾夫去津,改從歐羅伯學習,6月,歐羅伯離京,停。創辦國樂改進社,編輯《音樂雜志》。創作《歌舞引》《改進操》《悲歌》。
1928年(33歲):創作《除夜小唱》、《閑居吟》,發表《空山鳥語》定稿。1929年(34歲):創作《虛籟》。
1930年(35歲):3月,繼續從托諾夫學習,直至罹病,未間斷。聽寫《梅蘭芳歌麯譜》一册。1931年(36歲):在高亭公司灌音二鬍麯《病中吟》及《空山鳥語》,琵琶麯《歌舞引》及《飛花點翠》。
1932年(37歲):創作《獨弦操》及《燭影搖紅》。6月1日赴天橋收集鑼鼓譜,染猩紅熱,罹病僅一星期,6月8日晨5時20分逝世。享年整37歲(別處記載38歲,是按虛歲計算)。
《月夜》劉天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