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朱德、陳毅領導湘南起義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28年   元月22日

地點: 中國

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
事件經過:

  湖南農民協會製作的打倒土豪的宣傳畫
  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於1928年1月中旬從粵北轉移到黨和群衆基礎較好的湘南地區,在當地黨組織的幫助下,發動了“宜章年關暴動”(又稱“宜章起義”),並於1月22日順利占領了宜章縣城,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同時遵照廣東省委的指示,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1師。不久工農革命軍和宜章農民武裝,在宜章南部和坪石地區,擊潰了前來進犯的許剋祥部的獨立第3師,取得了重大勝利,湘南地區的革命武裝不斷擴大。在工農革命軍第1師的支援下,特別是在朱德、陳毅同湘南特委取得聯繫以後,湘南地區的宜章、郴縣、資興、永興、耒陽、汝城、安仁等縣,相繼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民武裝起義。革命烈火迅速蔓延到湘粵邊界的廣大地區,參加起義的群衆達幾十萬人。趁李宗仁與唐生智的戰爭正嚮湖南發展,湘南敵人兵力較少之機,工農革命軍和起義群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占領了郴縣、耒陽、永興、資興等縣城,並在這些縣城和宜章建立了蘇维埃政府,到3月中旬,郴縣成立了湘南工農民主政府。各縣的農民武裝也迅速建立和發展起來。宜章組成了工農革命軍第3師,耒陽組成工農革命軍第4師,郴縣組成工農革命軍第7師,永興和資興分別組成兩個獨立團。
  由於湘南特委犯了盲動主義錯誤,嚴重脫離了群衆,起義武裝失去了人民群衆的支持。1928年3月底,湖南、廣東的敵人調集7個師的兵力,從南北西三面嚮湘南地區進攻,起義部隊和農軍被迫撤離湘南地區,嚮井岡山轉移,毛澤東率部接應。4月下旬,朱德、陳毅率領起義部隊到達寧岡礱市。兩軍會師以後,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軍委書記和黨代表,朱德任軍長,全軍編為三個師,共一萬人左右。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