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生特誕辰
| 事件經過:
羅生特是奧地利醫學博士,也是一位應被載入中國當代史册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在他曾經戰鬥過的山東省莒南縣,人們為他樹起一尊4米高的漢白玉全身塑像,以表示中國人民對他的永久懷念。
羅生特原名雅各布·羅森弗爾德,1903年1月11日出生於奧地利的萊姆貝格,1927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綜合醫學博士學位。受工人革命運動的影響,他早年加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因從事反帝活動多次被捕,繼而又因反對希特勒吞併奧地利被投入集中營。關押一年後,他被判限期出境,終生不準回國。在集中營時,羅生特倍受酷刑摧殘,但始終堅貞不屈,在嚴酷鬥爭中磨礪成一位堅定的反法西斯英雄。他深知,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是國際反法西斯陣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前沿陣地,他决定把自己的命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連係在一起。離開集中營時,納粹黨徒逼問他的去嚮,他坦然回答說:我要去中國。1939年,羅生特來到上海,兩年後經德國記者漢斯·希伯介紹,輾轉抵達新四軍軍部駐地江蘇????城。在這裏,他以風華正茂之年譜寫了自己一生中最輝煌的篇章。羅生特來中國10年,有9年供職人民軍隊,歷任大軍區醫學顧問、縱隊衛生部部長,在同一時期來華支援中國革命的國際友人中,他的經歷和建樹均屬罕見。他也是唯一獲得正規軍高級軍銜的一位外國醫生,中國共産黨特別黨員。
羅生特是一位救死扶傷的醫生,他在中國救過多少人已無從統計。他以精湛的醫術贏得了人們的愛戴和尊敬,陳毅將軍贊揚他是“活着的白求恩”。羅生特還是一位詩人、音樂傢和政論傢。他為了把新四軍和中國革命真相昭示於世人,撰寫了一部專著《奧地利——中國》,他還在報刊上發表了《仇恨的積鬱》、《論第二戰場》等政論文章和《反法西斯進行麯》、《我們是中國的青年》等詩詞歌麯。1949年,羅生特回國時表示,他要爭取當奧地利首任駐華大使,再次來到中國,為促進兩國友好貢獻力量。可惜他回國不久因病逝世,他的崇高願望未能實現。但是,作為中奧人民友誼的奠基者,他播下的友誼種子已經萌發、成長並且開花,他的英名也成為連結中奧人民友誼的象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