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X射綫公諸於世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二十二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896年   元月5日

地點: 中國

X射线公诸于世
事件經過:

  X射綫
  1896年1月5日,在柏林物理學會會議上展出了很多X射綫的照片,同一天,維也納《新聞報》也報道了發現X光的消息。這一偉大的發現立即引起人們的極大關註,並很快傳遍全世界。在幾個月的時間裏,數百名科學家為此進行調查研究,一年之中就有上千篇關於X射綫的論文問世。
  X射綫是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在做一項試驗的時候偶然發現的。倫琴於1845年生於德國的倫內普。1869年,他獲得蘇黎世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在以後的19年中,他在多所大學工作過,贏得了優秀科學家的名譽。1888年起,倫琴任維爾茲堡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和院長。
  1895年11月8日,倫琴像往常一樣,吃過午飯後又鑽進了實驗室,擺弄當時最奇特的光學儀器——真空的“剋魯剋斯——希托夫管”。傍晚,當他再次接通用黑紙包住的管子的電源,以研究其産生的陰極射綫時,偶然發現約兩米遠的凳子上出現一片亮光。原來,那兒放着一塊做別的實驗用的塗有鉑氰化鋇(一種熒光物質)的硬紙板。他覺得很奇怪,是什麽原因使這原來並不發光的紙板發光了呢?他敏銳地猜測,很可能是管子發出的某種“東西”到達紙板,使鉑氰鋇發光,但不會是陰極射綫,因為它僅能穿透幾釐米的空氣。於是他關閉電源,這時亮光消失,如此反復幾次,證實了他的猜測。由於管子發出的“東西”性質不確定,倫琴就把這種現象命名為“X光”——X是數學上通常采用的未知數符號。1896年1月23日,維爾茲堡大學教授剋裏剋爾稱“X光”為“倫琴射綫”。一項改變世界面貌的發現就這樣誕生了。
  受這次偶然發現的激勵,倫琴放下其他研究項目,集中精力調查X射綫的特性。經研究他發現:X射綫能使許多物質發光;X射綫可以穿透不透光物質,他特別註意到,X射綫能夠透過他的肉體,衹是為骨骼所阻,把手放在陰極射綫管和熒光屏之間,能夠在熒光屏上看到手骨的影子;X射綫是直綫,它與充電粒子束不同,不因磁場而折射……最後,倫琴以高超的實驗技巧取得了9項關於X光重要性質的成果。由此可見,倫琴不是僅僅嚮熒光紙板方向看一眼就成為發現X光的巨人的,而是依靠敏銳的觀察力、科學的預見力、準確的判斷力、高超的實驗力纔成為傑出的科學家。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奬評選時,29封推薦信中就有17封集中推薦他。倫琴最終獲得了第一次諾貝爾物理學奬金。1923年,倫琴在德國慕尼黑病逝,終年78歲。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