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
“异乡的过客啊,
请带话给斯巴达人,
说我们踏实地履行了诺言,
长眠在这里。”
这是矗立在希腊德摩比勒隘口(俗称温泉关),纪念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的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的铭文。温泉关之战是第一次波希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帝国和古希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锋。希腊军队在这个狭小的关隘整整抵抗了3天,阻挡了在数量上几十倍于自己的波斯军队。
【战役背景】
◆ 波斯的劝降和希腊的团结
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在这个战役发生之前,波斯遣派了使者团进入希腊,劝说各个城邦放弃抵抗,臣服波斯帝国。波斯的使者代表甚至无耻地声称“我们只需要你们的水和土地(earth and water)”。希腊城邦都没有屈服,雅典直接把波斯使者扔进了深坑,而斯巴达则把前来的使者扔进了一口大井,说井里有的是水和土,并且嘲讽地建议井底的波斯使者尝试自力更生,挖条通道解救自己。
此后,薛西斯再次派出外交使节说服其他希腊城邦,但是却不敢派人前往雅典和斯巴达。而希腊的城邦却在这两个最强大的城邦领导下团结起来,公元前481年所有的城邦在科林斯召开了联盟大会,组成了希腊城邦联盟(Confederate Alliance of Greek city-states),使得在面对强敌之时可以统一分配各城邦军事力量,依照需要派遣到各个战略要点。希罗多德称这个暂时的军事同盟为“λληνε”,意即“宣誓的希腊人”。雅典和斯巴达是这个联盟的领袖,但是所有军事行动必须由所有城邦商讨后决定。而历史上这个同盟的内部机制很少有记载,大约有70个城邦派出了代表参加了这个战时同盟。
◆ 希腊同盟战前准备
希腊同盟在一开始决定派出10000名由重装步兵和骑兵组成的部队在蓓溪谷进行布防,同盟认为波斯大军肯定会从这里经过。这支军队由奥内图斯率领的斯巴达人(非皇家卫队)和迪米斯托克利率领的雅典人组成。但是马其顿城邦指出蓓溪谷很容易在其他方位被波斯军队渗透,从而波斯军队利用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可以迅速击败希腊军队。同盟采纳了他的建议,迅速撤出了防守蓓溪谷的部队,转而重新考虑防守要点。
经过慎密的研究考虑,同盟发现最好的可以阻击波斯大军的地点是温泉关,应该派遣陆军重点防守,并且派出一支舰队前往阿特米松海岬(因为薛西斯的军队主要依靠来自海上的补给),否则薛西斯的舰队就可以越过马利亚科斯海湾从侧翼包围希腊军队。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乔治·格罗特指出“希腊海军对北部海峡的控制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因为这样可以防止波斯军队从温泉关守军的背后利用舰队进行登陆”。
◆ 卡尼亚节的破例
在卡尼亚节期间,根据斯巴达的法律,任何军事行动必须停止。在上一次的马拉松战役中,斯巴达军队就因为这个节日的缘故而姗姗来迟,当他们到达马拉松战场时,雅典人早已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这一次斯巴达的元老们(ephor)决定破例派出由斯巴达两个国王中的列奥尼达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提前赶赴温泉关。希罗多德写道:“列奥尼达率领的这支短小精悍的军队希望用他们的精神鼓舞整个同盟,尽管所有的希腊人都在卡尼亚节的戒律中以及接下来的奥林匹克节日中无法出兵,但是他们同样不愿意看见温泉关很快落入波斯人手中,因此同盟同意了预先派出一支小规模军队前往温泉关驻防。”
◆ 德尔斐的神谕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述,斯巴达人曾经在出发之前请求了德尔斐的神谕,神谕中写道:
“哦,居住在斯巴达宽广街道上的人们啊!
你们光荣的城镇要么将被帕尔修斯(Perseus)的子孙们洗劫,
要么将遍布拉哥尼亚广袤的大地。
为一个国王的倒下而默哀吧,那个赫拉克勒斯的后代!”
◆ 悲壮的出征
作为这支先遣部队的统帅,斯巴达的列奥尼达国王广受尊敬。希罗多德写道:列奥尼达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出征是一次必死的行为,他统领的这支部队数量微小,根本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他从军队中挑选了那些已经育有儿子的精锐战士,将他们编入出征队伍。普鲁塔克在他的《斯巴达妇女的话语》一书中,提到出征前当列奥尼达的妻子Gorgo鼓励完她的丈夫,最后问到还有什么嘱咐时,列奥尼达简单地回答道:“嫁个好人,养群好孩子。”(Marry a good man, and have good children)
【温泉关战役对文化的影响】
◆ 文学
长期以来,温泉关之战一直是西方历史文学中长久不衰的主题之一,这个悲壮的故事被书写成多种文字,以诗歌、传记、谚语的方式流传下来。人们赞美和歌颂这些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希腊英雄。他们的事迹作为一种精神通过人们的记载永世长存。
目前主要的叙述温泉关战役的书有:
Green, Peter (1996). The Greco-Persian Wars. (《希波战争》),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adford, Ernle (2004). Thermopylae: The Battle for the West. Da Capo Press
Cartledge, Paul (2006). Thermopylae: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Woodstock, New York: The Overlook Press
Morris, Ian Macgregor (2000). "'To Make a New Thermopylae': Hellenism, Greek Liberation, and 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 Greece & Rome
◆ 大众媒体
电视电影
1.《斯巴达三百勇士》,推出时间1962年,一部较为真实反映温泉关战役的电影,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希腊政府合作完成。片中由著名演员理查德·埃根出演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
2. 《300》,推出时间2007年,一部基于弗兰克·米勒的著名漫画《300》改编的娱乐电影,由华纳兄弟公司出品。此片运用了先进发达的电脑特技,极度渲染了温泉关战役的血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过于不忠于历史事实,而且引起许多伊斯兰国家的不满。
3.《这不是斯巴达》,恶搞《300》.
电子游戏
1.《特洛伊之门》,1982年,Slitherine公司出品,一个关于斯巴达历史的游戏,其中一个关卡主要讲的就是温泉关之战,玩家在这一关卡中要抵挡总共20轮波斯军队的进攻才能获胜。
2.《300:荣誉的远征》,2007年,Collision Studio出品,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电脑游戏,主要场景就设在温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