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逢澤之會

國度: 中國  

朝政: 戰國

國君紀年: 姬扁周顯王二十五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前344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魏惠王二十六年、秦孝公十八年(前三四四),魏國試圖以朝見周天子為名,邀集宋、衛、鄒、魯等小國會盟,並聯合攻秦。衛鞅認為秦的國力尚難與之相抗,建議秦孝公尊魏為王,以此麻痹對方。秦孝公按受了衛鞅的建議,並派他去遊說,說服魏惠王除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以外,北面要爭取燕國,西面要爭取秦國。衛鞅利用魏君一心想稱王的心理,勸他不如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魏惠王果然中了衛鞅的緩兵之計,取消了進攻秦國的計劃,去做稱王的準備。他“廣公宮,製丹衣,旌建九旌,從七星之旊”,“乘夏車,稱夏王”,儼然以天子自居。不久,魏惠王約集宋、衛、鄒、魯等小國到逢澤(今河南開封市南)會盟,秦國也派公子少官前往參加。會上,魏惠王自稱為“王”,滿足了他的虛榮心。會後他帶領其它國君去朝見周天子。由於秦國采用衛鞅的緩兵策略。避開“以一秦敵大魏”的不利形勢,通過逢澤之會,贏得了時間,做好了與魏决戰的準備。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