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齊滅宋
| 事件經過:
宋國擁有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等工商大邑,齊國早有吞併之心。為減輕齊國對自己的壓力,燕國也勸說齊國伐宋。宋國自發生貴族爭權的內亂之後,國力削弱,宋王偃又肆行暴虐,辰駡諫臣,濫殺無辜,臣民離心。齊國幾次攻宋之後,於齊湣王十五年(前二八六),任用韓珉為相,再次攻宋。韓珉一嚮親秦,宋與秦素來友善,因此,韓珉攻宋使秦昭五極為不解。蘇秦奉命為齊國遊說秦昭王,聲稱攻宋是為秦國打算,齊國一旦強大,楚、魏就會感到恐懼而投靠秦國,秦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兩國所獻土地。他認為,楚、魏、韓、趙都想破壞秦、齊聯盟,因此秦、齊更應共同圖謀楚、魏等國。經蘇秦勸說,秦昭王不再反對齊國攻宋。宋國派臧子索嚮楚國求救,楚頃襄王愉悅應諾。臧子索對此感到憂慮:楚國為救弱小的宋國而得罪強大的齊國,楚王本該憂慮:現在卻面露愉悅之色,分明是想讓宋國堅决與齊交戰,齊受到消耗則對楚有利,故楚國不會去救宋國,宋王偃以為楚國已答應救援,便將此事通報齊國,試圖藉此與齊媾和。齊國並不理會,仍然嚮宋發動進攻。宋國百姓對暴虐的宋王偃已生厭惡之心,紛紛逃散,城池無人防守,宋國不久即被齊吞併,齊兼有宋先前所占楚淮北地,一時聲勢大盛,鄒、魯國君都北面稱臣。齊湣王企圖進一步吞併東周、西周作天子。齊國的強盛直接威脅到楚、魏、趙、韓等國,秦國也為之不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