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樂毅破齊

國度: 中國  

朝政: 戰國

國君紀年: 姬延周赧王三十一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前284年   六月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燕昭王二十八年、齊湣王十七年(前二八四),燕國上將軍樂毅率燕、秦、趙、魏、韓五國之兵攻齊,在濟水以西擊敗齊軍主力,其後,樂毅遣還秦、韓兩國軍隊,分派魏軍攻取原宋國地區,分派趙軍攻取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自己率燕軍長驅直入,追擊齊軍。劇辛認為,齊強燕小,燕靠諸侯相助纔擊敗齊軍主力,其時應及時攻取臨近燕國的邊境城邑,以便擴大領土,長期得利。眼下經過這些城邑不攻取,卻深入齊國境內,既無損於齊,又得不到實利,還會結下深仇。因此他勸阻樂毅不要深入追擊齊軍。樂毅認為,乘現在齊軍大敗之機繼續攻打,齊國百姓就會背叛國君造成內亂,就有可能滅齊。如不乘機深入追擊,一旦齊湣王悔悟改過,體恤百姓,就難再對付。於是樂毅率燕軍攻入齊都臨淄(今屬山東)。樂毅整肅軍紀,禁止侵擾百姓;又訪求齊國逸民,尊禮相待;還減輕賦稅斂,除去暴令,得到齊國百姓擁護。樂毅又將燕軍分五路,中路軍鎮守臨淄,左路軍進攻膠水(今膠萊河)以東地區,前軍由泰山嚮東、東南進軍,右路軍沿河水、濟水嚮西南進軍,後路軍嚮北面的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北)一帶進軍,分別攻打齊國城邑,六月之內,攻下齊國七十多城,一律改設為郡縣。為了拉攏齊國地主,樂毅在齊國封了二十多位擁有燕國封邑的封君,還將燕國爵位賞賜給一百多位齊人,對迅速攻占齊國,和加強對這些城邑的控製,具有重要意義。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