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齊湣王死
| 事件經過:
齊湣王十七年(前二八四),樂毅率燕、秦、趙、魏、韓五國聯軍攻齊,齊湣王徵調全國軍隊抵抗,接連被打敗,燕軍隨即攻入齊都臨淄(今屬山東),齊湣王逃至衛國,衛國國君嚮他稱臣並騰出宮室,供給一切用品;齊湣王居傲不遜,毫不推辭,引起衛人反感,遂將他驅逐出衛國。齊湣王又逃往鄒國、魯國,仍然以大國君自居,驕橫無禮,鄒、魯國君拒絶接納。他又逃到莒(齊國城邑,今山東莒縣)。此時楚國派淖齒(一作卓齒、踔齒)率兵援救齊國,齊湣王任用他為齊相。淖齒見齊國敗局已定,便想與燕瓜分齊國,遂將齊湣王殺死,乘機收復先前被宋國攻取的淮河以北地區。齊湣王在位期間,寵任相國孟嘗君田文,頻頻發動戰爭,曾連續五年攻楚,連續三年與韓、魏聯合攻打秦,又破燕,滅宋,使得民窮財盡,士卒睏乏。齊湣王晚年,更加驕橫暴虐,對外攻伐,企圖取代周天子地位;對內濫殺,百姓狐咺宋族中陳舉,大臣司馬穰苴等均死於非命,百姓不親附,宗人有離意,大臣不盡忠。當五國聯軍入齊,齊軍鬥志低落,主將觸(一作嚮子)一戰失敗便獨自逃走,齊將達子收拾殘部繼續抵抗,齊湣王又不予支持,齊軍主力孤立無援,損失慘重。齊湣王衆叛親離,最終被自己任命的相國殺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