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蔺相如完璧归赵

国度: 中国  

朝代: 战国

国君纪年: 姬延周赧王三十二年

事件类型: 热门

日期: 前283年  

地点: 中国

事件经过:

  赵国有一件叫作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十王城换取和氏璧。赵国君臣商议此事,担心将宝玉给秦国后,却得不到秦国的城邑;若不给,又怕秦军攻打。因而想派人到秦国去妥善办理此事,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宦者令缪贤推荐蔺相如,说以前自己有罪,想逃到燕国,蔺相如劝他主动向赵王请罪,果然得到宽宥。此人勇而有谋,可担此重任。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向他请教对策,他认为,秦强赵弱,因此不能不答应秦国要求,甚至宁可将和氏璧给秦国而得不到城邑,使秦国理亏,也不能拒绝秦国而使赵国理亏。他表示愿意带着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秦昭王在章台召见他,蔺相如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与纪嫔及近臣传看,却全无将城邑与赵之意。蔺相如假说玉上有一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柱旁站定,对秦昭王说,赵惠文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五天,然后才让我奉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秦昭王召礼仪简慢,又将宝玉给妃嫔传看,有意戏弄使臣,而且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从手中抢走宝玉,我可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让人拿来地图,划出十五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五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宝玉。秦昭王只好应允,举行斋戒仪式。蔺相如知秦昭王毫无诚意,使派一随从换了便衣,怀藏宝玉,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派人送宝玉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说如果真想要和氏璧,可以先割让十五城与赵,赵国绝不敢负约。他坦然承认犯了欺君之罪,表示愿受刑伏诛。秦国君臣十分恼怒,主张立即处死蔺相如,秦昭王认为杀了他也得不到宝玉,反使秦、赵两国交恶,故没有处罚他,仍按礼节召见,然后让他回国。结果秦国未将城邑给赵,赵国也未将和氏璧与秦。为表彰蔺相如立功,赵惠文王任命他为上大夫。
   中国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