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呂氏春秋》書編成
| 事件經過:
呂不韋(?~前235)濮陽人,戰國末年秦相國,從政前是巨商,有《呂氏春秋》傳世。
秦莊襄王在位三年去世(前247),其子政繼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那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門下皆有大量賓客。呂不韋羞於以秦之強而不如人,於是也廣招賓客達三千人,進而主持《呂氏春秋》的編纂,他先其賓客“各自將他們的見聞寫出來”。博採先秦諸子各傢學說,在此基礎上加以整理,、編輯,於秦王政八年(前239)成書。全書分12紀、8覽、6論,共161篇(今缺一篇),20多萬字。《呂氏春秋》因“兼儒墨,合名法”,自《漢書·藝文志》開始即被稱為“雜傢”。《呂氏春秋》內容宏富,呂不韋自認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書成之後,公佈於鹹陽市城門,並在上面懸賞千金,宣稱:如果有諸侯遊士賓客能增加或減少一個字,就將那千金送給他,可見此書結構嚴密和用語精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