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刻石紀功

國度: 中國  

朝政: 秦代

國君紀年: 嬴政秦始皇二十八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前219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前二一九)東巡郡縣,上鄒嶧山,封泰山,禪梁父,立石刻辭稱頌其德業。贊秦“初並天下,罔不賓服”,皇帝勤政,為天下興利的功勞。至渤海東,遊成山(今山東榮成成山角),登之罘山(今山東煙臺北芝罘島),立石紀功而去,南登琅邪(今山東膠南琅邪山),作琅邪臺,刻石表明“器械一量,同書文字”與“功蓋五帝,澤及牛馬”的殊勳。始皇二十九年第二次東巡,登之罘,刻石稱功,頌其滅六國,揚武威,“黔首改化,遠邇同度”的創舉。贊頌秦德“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始皇三十二年東臨碣石(今河北昌黎北),刻辭於碣石門,頌其誅暴逆的武功,導良順的文德,拆除六國城郭,决通六國險阻、川防之大功。始皇三十七年,南遊雲夢,望祭九嶷山(今湖南藍山南境)虞舜之塚墓。臨浙江,上會稽山,祭大禹穴廟而望南海,立石稱頌秦德“大治濯𠔌,天下承風”的偉大;申明禁止淫逸,男女備持端誠品性,夫不作姦,女不行亂,為父母的盡心養育,以淳風化,以保太平的法令。秦二世巡行各地時,又加刻詔書和從臣姓名。這些刻石後大都湮沒毀滅,僅琅邪殘石現陳列於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泰山刻石殘存數字。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