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興建阿房宮
| 事件經過: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二一二),以鹹陽人多,先王留下的宮殿小,命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今陝西西安西北三橋鎮南)營建朝宮(皇宮正殿)。先造前殿阿房宮,阿房宮殿堂東西寬五百步(秦製六尺為一步),南北長五十丈,殿內可容一萬人,殿前建立五丈高的旗桿,宮前立十二尊銅人,各重二十四萬斤。以磁石為門,有懷刃隱甲的人入宮,即被吸止。周圍建閣道連通各宮室,其閣道又依地勢上達南山(今陝西西安南)。在南山頂,建一商闕,以為阿房宮大門。又造復道,從阿房宮通達渭水北岸,連接鹹陽。以此象徵天極紫宮後十七星橫越雲漢,達於營室(二十八宿之一)的天庭。為修建這一龐大的宮殿,秦始皇下令徵調穩宮(施宮刑之所。宮刑畏風,須入隱室,故名)罪人與刑徒七十餘萬分工勞作(其中一部分使修驪山陵墓),北山(今陝西禮泉、涇陽、三原與淳化境內)石料、蜀、楚木材,源源不斷運至關中以為用。阿房宮建製占地的範圍,從鹹陽以東到臨潼,以西至於雍(今陝西鳳翔南),以南抵於終南山,以北達於鹹陽北坂,縱橫三百餘裏。此外,從鹹陽到函𠔌關(今河南靈寶東南)以西,有朝宮三百餘所,函𠔌關以東四百餘所。衆多宮殿一律施以雕刻,塗以丹青,五光十色,極其富麗堂皇。阿房宮尚未落成,秦始皇死,二世繼續營建。其後秦亡,至楚漢戰爭,項羽入關,燒秦宮室,火一連三月不熄,阿房宮隨之化為灰燼。
| |
|
|
|
|